"底"究竟在哪里?
不仅是开发商缺钱,购房者同样缺钱。这对刘洋来说感同身受。
刘洋是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区总监,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05年年中,一位山西煤老板以总价240万元买下了碧水云天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他的大奔后备箱里全是现金"。
然而今年,出手阔绰的煤、矿老板少了很多。看新闻刘洋才知道,政府又在严查小煤窑,能源业也不景气。"楼市几乎是对宏观环境最敏感的市场。"
"如果说8月份我们讨论的是如何恢复市场信心,那么现在要担心的是市场上到底还有多少购买力。"杨少锋说。作为福建人,多年来他身边一直有批同乡随他入京"淘"房。这些人或是海运公司老板,或是出口贸易商,如今却很少北上。流传的说法是,他们正"窝在家里补棉袄过冬"。
"出口贸易的萎缩,导致这些人的主业都在亏损,甚至在忙着偿还拆解的民间贷款。"杨少锋认为,"刚性需求"往往是购买力相对不足的购房者,但这批人目前只会选择继续观望;而那些强劲的购买力,却是近年来活跃于股市的投资客和民企老板,这一年中他们"受伤"最重。
"还有更糟糕的情况吗?"如今,老张每次见到杨少锋都会这样问。而近期几乎所有站出来说话的主流经济学家,都认为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会继续下行。老张知道,这意味着每个人的财富都可能继续缩水。
不过确实有人相信,当前正是重新投资置业的好时机。王晨劝告一位曾经"重仓"中国铝业的朋友:如果大家的资产价格都在缩水,那么就要考虑怎么缩水少一点,"至少房子要比K线图有安全感吧"。
"大家都在熬,总觉得撑过这段时间就是春天,但冬天有多长谁也说不好。"如今老张给楼盘定价的规则是:砍掉软成本,"但如果触及硬成本谁都不敢轻举妄动"。"相当于过去你做楼盘更用心,比别人多熬了10个夜,现在这些夜都白熬了。"
老张也在期待市场回暖反弹的一天,但他明白前提是先要"触底"。事实上,对于那些仍然持有资金的置业者而言,谁说现在不是抄底的好时机呢?
那么,底在哪里?
"房价回调到2007年年初就是底。"王晨说。他亦承认2007年是非常态的一年,价格的回调是市场的必然。但是,如果房价跌回2006年甚至以前,必然会威胁到更多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政府不会放任不理"。
"购买力和需求永远是相对的,只要价格降到了一定程度。"贾海兵作为邹涛在北京的首席联络官,近期收到开发商传来的资料越来越多,仅是11月6日他便应邀到8个楼盘看房。"现在比的就是谁更有耐力。"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