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力度仍嫌不够
利好的消息当然也有。至少,新政的出台给了"救市论"更多的憧憬空间。
11月4日,新政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工作日,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显示,该日住宅期房签约总量为817套,环比上涨52%。
"繁荣的只是表面。如果扣除其中保障性住房622套,实际上商品房销售量并没有增加。"北京中原总经理李文杰表示:"楼市的观望气氛实际并未改变,购房者关注的仍是自己的资产是否会因为价格下跌而缩水。"
事实上,由于新政中如"改善型住房"等条款尚未明晰,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剧了当前的观望氛围。在国贸写字楼里上班的赵伟表示:"以前是只等房价下跌,现在是既等价跌又等优惠政策,越来越捉摸不透政策出台的套路了。"
新政出台前,赵伟报名参加了深圳万人购房团发起人邹涛进京成立的北京团购平台。在他看来,一套100万元的房子即便减免契税也才省出1万元,"根本不如每平方米降个千把块钱来得痛快"。
"北京团购的报名人数并没有因为新政的出台而增加。"邹涛说。显然,这个直指中低价位购房需求的团购平台,对新政的效应更具检验力。对于那些高价位的购房需求而言,税费减免的吸引力更加有限。
"北京的购房者对于房价下跌的预期早已形成,即便降低了税费和利率,市场房价与人们的期望值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北京世邦魏理仕住宅项目营销部副董事高峰说。
在开发商看来,新政显然还不够"解渴"。10月31日,在由阳光100举办的中国新兴城市发展与房地产(东营)高峰论坛上,与会开发商普遍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若要走出危机,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而自称"社会公益活动家"邹涛显然有着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目前最关键的是把房价一步降到位,其他措施都无法刺激交易量。"政府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轮到开发商做出实质性表现了。"
但开发商并不是公益活动家,他们仍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