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终于开始救楼市了。对于中国楼市而言,10月22日财政部的文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自2003年以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终于触底。接下来,紧缩型调控松绑的尺度会越来越大,并将在不知不觉中变质为扩张型调控。
对于中央救市,业内外多数人还是比较认可的,但仍存有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有人觉得政策出来得晚了。不管如何,政策底部已经现身,那么,市场底部也会同步吗,或者说何时才能构筑铁底。
不妨先讲讲楼市的近亲股市,以明道理。今年9月中旬后,以百年金融大佬雷曼兄弟的倒闭为起点,美国次债危机迅速升级为金融风暴,美国政府陆续做出接管“两房”和AIG、7000亿美元援助计划、降息等诸多救市动作,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一边是政府步步紧逼地救市,另一边是股市难以扼制地节节败退。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后,道琼斯指数用了8年时间(2007年10月)达到史上最高的14000点以上,至今已跌去了近一半。
中国亦类似,也是从去年10月开始下跌,至今上指跌幅超过70%,比道指更熊大了。9月18日免除印花税等三政策出台后,次日股市立即勃起,整个一涨停板;奈何只是昙花一现,其后依然在低迷中寻找方向,重新跌回2000点以下。由此证明,在经济整体下行的市场预期下,无论美国股市,还是中国股市,都不领“政府救市之情”。股市的政策底来了,股价底部却未见踪影。
许多人反对中央救市的主要依据是:房价还没降到合理水平。事实确也如此。可另外还有一个事实:即使救市,短期内市场也不会见底,房价还将继续回落。目前全国及上海房价正处于下跌过程中,提前救市,更有可能使房价在到达合理位置时,市场同时也进入底部。反过来看,如果一直等到房价大跌之后才救市,则市场出现底部时,则房价极有可能已出现巨跌——这一点是政府绝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