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轮的降息已经给市场打开了一个期盼的空间,而再度联合降息则可暂止市场上悲观情绪的蔓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这样表示,美联储之前的降息力度与市场期盼存在差距,因此市场的不满情绪直接导致之前降息的效果没有即时显现。但随着部分美国经济指数出现回暖迹象,美联储很可能顺应市场预期适当降息为市场注入信心。
对于联合降息的时间,孙立坚认为下月中旬召开的全球金融峰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此次峰会除了20国集团成员领导人共同参与外,还会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金融稳定论坛和联合国的领导人共同参与。在对这种观点表示赞同之余,李慧勇还提到了本周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很可能此次会议之后,美联储就将有相应动作。”
中国降息可能“同步追随”
谈及中国所需扮演的角色时,孙立坚表示中国必须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防止降息过头带来的价格波动、从而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等问题。李慧勇则认为,从长期角度而言,除了货币政策的放松之外,其它保证经济软着陆的政策也应陆续出台,主要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全面推开增值税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10月8日全球六大央行首次联手降息时,中国央行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联合公报中,却“同步”宣布了降息和免税的举措;同样,9月16日美国宣布雷曼倒闭后仅仅几个小时,我国就宣布两率下调。这暗示,如果“全球再度联手降息”,我国很可能仍然采取这种“同步追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