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再度联合降息可能性很大。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都对此种观点予以了肯定。
由于韩国央行启动该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降息行动,加之欧美纷纷作出降息表态,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再度联手降息”预期开始笼罩全球。
昨日,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经济学家都对此预期予以了赞同,并“划定”联合降息的两大可能节点。
“全球联手降息”预期渐浓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近来韩国金融市场急剧动荡。继10月9日宣布降息之后,韩国央行27日再次对外宣布,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同时防止经济出现严重萎缩,决定将银行基准利率从原来的5%下调至4.25%。韩国央行行长李成太还暗示将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很难说一定在下月减息,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而作为金融海啸中心地带的美国,今明两天内,美联储将进行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在会议后宣布降息0.5个至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英国、欧洲等地区也纷纷作出了降息的表态或预期。英国首相布朗表示,英国央行将会继续减息,并呼吁全球央行再次联合降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也表示,11月董事局开会时,有可能会再减息。
一场全球联合降息的期盼,就此在市场上迅速蔓延。
专家预判两大“降息节点”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三季度的经济下滑已成现实。从短期而言,通过降息将会大大刺激内需。而从救市效果而言,联合降息的效果显然强于各国之间的“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