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要救购房者信心
纵观财政部刺激楼市及各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其手段由对购房者补贴,逐渐升级为对购房者的松绑支持。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一揽子救市政策中,其最重要的是要救购房者的信心。聂梅生认为,分析财政部出台的这些政策,可见政府将调控重点放在需求方,对交易量的恢复、市场回暖会起到很大作用。“我预计新政的作用将需要一个过程,到今年年底房价将会趋稳,明年逐步回暖,恢复交易量。”
其实,各地方政府突出的税费减免或补贴政策,也是以降低部分交易成本为核心,来促进购房者的购买需求。“现在楼市出现的观望情绪是购房者不敢买和买不起。”北京华侨城(企业专区,旗下楼盘)营销总监宋翔华认为,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更多的是要来救购房者的信心,只要购房者对楼市的心理预期明朗,才能真正促进交易。“仅仅依靠减免部分税费是很难得到促进交易的目的。”宋翔华认为。
中国住宅及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现在提救市不合适,目前各政府所做的动作应该是“稳市”。稳市也包括市场价格的理性回调,市场稳定了,买卖双方交易就会自然活跃起来。不过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财政部出台的新政,传达出中央政府对楼市的关注,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购房者稳定楼市的信心。
警惕“救市”变为“托市”
截至22日,已经20多个地方政府出台了以稳定楼市为目的的政策。随后将有更多城市加入“救市”行列。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财政利益,会刻意放大对开发商的支持,甚至出现大面积的倾斜性支持政策。“石家庄市日前发布的20条政策中,对开发商的‘关照’甚至要大于杭州。如果从对开发商支持的角度来看,石家庄的救市政策有托市的嫌疑。”有业内人士这样指出。
目前,开发商降价销售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压力及购买者的观望,当开发商没有资金压力时,就会再次出现“死扛”,最终的局面是开发商持续维持其高房价,购房者仍旧会因为房价偏高而无法购买。这样救市就会变相演变为维持高房价的行动。
“中央政府要对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进行监控,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否则会与中央政府所提倡的通过促进内需来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宗旨背道而驰。”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验李文杰指出,这样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政策有利于购房者和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