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遮遮掩掩出台的房地产“救市”政策中,减免交易税费的政策最终在10月22日财政部新政中得到了认可。这次由下而上的全国房地产救市行动中,地方政府充当了“急先锋”。从西安的购房补贴到南京的20条再到最近杭州集大成的24条,中国式“救市”政策已在近20个城市执行。几个月来,地方政府救市政策效果如何?财政部新政将对楼市有何影响?地产大腕与经济学家如何看待这场轰轰烈烈自下而上的房地产全国“救市”?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从自下而上到双管齐下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以西安为代表的部分城市掀起了一场房地产救市大行动。
2005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是以中央政府出台为主,地方政府配合出台地方配套政策。因此,可称之为自上而下的执行。而纵观今年多个城市的房地产救市举措,则全部是自下而上的。由于这些救市政策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公开表态,因此都是遮遮掩掩的试探性的政策,尤其是最初出台救市政策的城市,其力度相对较小,并都被冠以稳定楼市的名头,救市的方法主要是从减免契税补贴购房者等方面下手。
杭州推出的稳定楼市的“24条”,可以看作是地方政府救市政策中的集大成者。该政策不但对购房者进行了补贴,同时还对开发商也进行倾斜性的松绑。
10月22日,财政部出台首次购买90平米及以下普通住宅的契税降至1%、购买首套房和改善型自住房首付最低20%等政策,其所释放出来的信号正是对地方政府发动的规模性的救市行动的认可。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中央政府政策出台的速度比预想的快,力度比预想的大,之前的争论和悬念都得到了答案。“我们以为中央政府会先看各地政策的适用情况,下个月出台调控政策,但现在看来国家是要地方、中央双管齐下,尽快恢复市场交易。”聂梅生表示,原本以为国家会逐条逐条地出台政策,但现在基本全都出来了,涉及到各个方面,来促进购房。
目前,业内普遍的观点是,财政部新政后,各地将会掀起一轮此起彼伏的救市行动。“从目前中央对各城市救市政策默许情况来看,中央政府已经认可各地方政府出台因地制宜的救市政策。”李文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