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出广州市黄金地段3.7万平方米的闲置土地上“放羊”的新闻后,碧桂园(企业专区,旗下楼盘)、万科、保利和招商地产等行业巨头动辄囤地超1000万平方米的事实,揭开了大量土地被囤积的冰山一角。梳理结果是,国内前十大开发商手里土地面积总量在1亿平方米之上
以地区分析,一线城市上海2006—2007年间公开出让的大批地块中,近两成被闲置;二线城市昆明则有690万平方米土地面临清理,这相当于全市两年商品房的供地量。
“我们这里几乎有北京所有闲置土地的资料。”这是地产大佬潘石屹的话。开发商囤了多少地,业内人非常清楚,但没有人像潘石屹这样坦白,“京城有800多块闲置土地”。
在记者再三询问下,张先生只透露:“公司储备地至少够开发两年,有的项目开发都不如卖地划算;现在又瞄上CBD地块,因为黄金(178,-1.83,-1.02%,吧)地段实在难得。”
新政挤土地泡沫
囤地为了生财。潘石屹在网上说:“房企圈地目的就是为了土地储备,为了在财务报表中添上一个简单的数字。”
开发商的逻辑是:房子供不应求所以房价高,供地紧张则会使得房子供应紧张。因此开发商一面不惜重金疯狂拿地,一面捂地不开发。
今年楼市寒冷让开发商首尝苦果,当面粉贵过面包时,土地泡沫在市场调整面前岌岌可危。国土资源部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土地有接近一半都是以底价成交收场,更有10%左右的土地遭遇流拍流标。
8月27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出通知,让开发商大跌眼镜。 记者获悉,这份2000多字的《通知》早在7月底就已向各大银行发布。“新政应被视为是政府决心以金融力量干预房地产市场的一个信号。”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洪璞称。
早在两年前,囤地所沉淀的资金就高达2.4万亿元,其中房贷过半。2007年显然是更疯狂的一年。对此,央行9月1日重申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政策。银监会主席刘明康2日亦提醒商业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做好房地产风险预警。
“没别的办法,现在是能开发的尽快开发,不能开发的也要想办法变现。”在尝试了降价回笼资金之后,张先生直言开发商会走上另一个变现途径:直接退地。
受苏宁集团旗下地产公司退地启发,退地潮正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