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国奥村全部售出,按照国奥村的销售均价粗略计算,国奥村的销售额或将超过百亿。在后奥运时代,国奥村将成为最早收回投资的奥运项目。
而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今天的成功者也曾经历过挫败。
大运村的亏损
参与国奥村建设的一些人中,也曾经参与过2001年大运村的建设。
北京市承办的2001年第21届世界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家体育馆及奥运村项目的项目法人。公司前身为北京城建(600266,股吧)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2003年11月8日,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奥组委签署了相关协议,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标联合体成为国家体育馆及奥运村项目的项目法人。联合体成立了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国家体育馆及奥运村项目的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及移交等工作。
2005年4月13日,国奥投资成立,注册资本14亿元,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600万元,占总股本的4%,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8,000万元,占总股本的20%,天鸿集团出资18,200万元,占总股本的13%,天鸿宝业出资14,000万元,占总股本的10%,城开集团出资11,200万元,占总股本的8%,城开股份出资21,000万元,占总股本的15%,中信国安(000839,股吧)集团公司出资28,000万元,占总股本的20%,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出资14,000万元,占总股本的10%。天鸿集团、天鸿宝业、城开集团、城开股份的母公司均为现首开控股公司,因此,合计间接持有国奥投资46%股份的首开控股,为其最大股东。
国奥投资负责人解释说,当初有五家公司共同组成投资公司时,北京刚开始流行奥运工程。为了项目更好地运作,当时也是学习国外的模式,由项目法人形式组成投标体,投标体中既包括施工方,也包括开发商,也有擅长资本运作的公司。这五家中,城开和天鸿集团(后合并为首开集团)是开发商,而北京城建是施工企业,北控和中信均为上市公司,为他日项目资本运作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