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一份疑似“爆料”性质的报告中,摩根大通证券(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透露”:中国政府决策层正在审慎考虑一项总金额约为2000亿~4000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减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和支持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等措施。”
本报记者随后获得了该报告的英文版原文,其中提到,该计划是一项政府“正在考虑”的方案。
这一真假难辨的消息旋即成为媒体焦点。人们普遍关心房地产能在此虚拟的救市计划中分得几杯羹。
官方暖风频吹
受“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等多重因素影响,8月20日,憧憬“政府救市”已久的A股市场出现井喷式反弹:上证A股指数(2550.309,25.45,1.01%,吧)收报于2648.75点,飙升187.71点,升幅7.63%。
但争议之声也此起彼伏。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直指报告“瞎说”。更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际投行惯用的“唱多做多”伎俩。据摩根大通近一个月来的操盘轨迹看,其发布“报告”之前曾“逢低吸纳8亿股”。
对此,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考虑这项措施(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不无可能。”他认为,全球经济正进入下滑通道,各国政府的基调均是要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此时财政刺激可能成为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