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着其企业规模、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一直被其他开发商认为是“领头羊”,其营销手段和楼面价格几乎被其他开发商喻为了楼市“风向标”。在2007年底,万科就曾以“降价风”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而在广东、成都、北京等地纷纷促销降价之后,其在上海销售的楼盘“万科中林苑”再一次率先降价,这一降撕开了“上海房价不跌”的口子。那么,万科屡次率先自残的原因究竟为什么呢?如此一来,其他的开发商又该如何应对呢?
万科是楼市里的“雷锋”吗?
万科率先降价,很多购房者和业内人士都表示了认同的观点,万科的做法代表了未来楼市的趋势,好的企业总是比其他企业快一步,其他开发商理应去学习。但是,我认为万科并不是楼市里的“雷锋”,其降价并非出于降低购房者购房压力的目的。
2008年初,我就曾撰文《深度解密王石拐点论和万科降价之迷》,并提出八大理由阐述万科降价之野心何在。其降价不过是其企业赢利模式的调整、缓解资金压力、加快土地开发量、借机炒作等原因,最终目的依然是实现企业利润。
再从万科的领航人王石先生分析一下,王石是一位非常值得人尊重的企业家,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活雷锋”。万科是上市公司,其领导人是要有绩效考核的,其股票的效益是要对股东们有所交代的。了解万科股票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万科年年转送股票,尽管现在看来万科A还在10元徘徊,但其真实的股价几乎可达千元。并且,因为地震时期的“捐款门”事件,王石也曾说过,如果因其个人言语的原因导致万科的股票下跌,他将引咎辞职。很显然,王石不但不是活雷锋,还是个很精明的企业家,以他为代表的万科决策层对于市场做出的行为必定是先以利润为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