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龙和万象不多提了,媒体关注度够高了,接连的罢市风波,宝龙业态前段时间的大肆调整,万象依然部分门店还张贴着“出租”的字样,从表面上来看,人气还是比冠亚好上许多倍的,但是人气之后如何带来商气可能是下一步的关键。另外,当初在规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两个商场的连接,或天桥或地下通道,这是不少商业项目前期规划时候都欠缺的地方。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是商业发展的一个忌讳。当年郑州二七塔周围各大商场亚细亚、商城大厦、华联商厦、自然商厦之间架起天桥一样,人流通过天桥在各个商城之间穿梭,各个商场里面人头攒动,摩肩擦踵,所谓成行成市,市场市场,就是这样,不怕商户扎堆,就怕商户不聚。回忆当年之郑州乃“商城”美誉绝对一点也不为过。
福州东街口的天桥拆迁谣传已久了,从去年《东南快报》大篇幅的连续报道,后来直到现在几乎销声匿迹,实际上,这座天桥确实该拆掉了,东街口的形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福州商业的脸面,加之三坊七巷的现在已经动工改造,福州东街口恰好可以借助自身的改造升级与三坊七巷相互交融,更进一步彰显福州商业与文化融合的最佳魅力。
福州,一座前年古城,如果没有文化与商业的相互结合,融为一体,是难以与海西未来的发展和定位门当户对的。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内涵的商业只能是赤裸裸的交易场所,只有注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才能真正塑造一座城市的商业名片,彰显一座城市最具魅力的繁华商业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