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没有任何风险”
房屋买卖的上下家试图实现期房转让的做法,真的如同中介公司员工所说,“没有任何风险”吗?
专门从事房地产诉讼的联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展告诉记者,在办理期房转让之前,下家往往要先付一笔“定金”给上家以表“诚意”,但因为这样的交易本身就是违规的,如果期房最后未能办出产证,下家很难要求上家返还定金;即便是产证办出之后,上家拒绝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下家虽然可以要求上家返还定金,但很难再买到那套看中的房子,最后“白忙活”一场。
改名如何通关
那么这些“改了名”的期房合同怎么通过房地产交易中心这道关呢?
一位中介公司经理告诉记者,购买新房时,从与开发商签完预售合同,到送房地产交易中心备案这段时间是监管的空白期,期房转让,就是钻了这个空当,在送交易中心前就完成了上下家更名的工作,这样做对开发商来说,几乎没有难度和风险可言。当然,一旦房源送到交易中心备案后,直到产权证办出这段时间,是绝对不可能再更名了。
据了解,如何完成空白期合同的管理的确是对“期房现转”监管的难点,如果一刀切,一套房源如果签了预售合同,就不能再进行变更显然也不合理,因为这样等于把真正需要退房人的路也给堵住了。因此,如何既能有效防止期房转让、又能保障正常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卷土重来原因何在
一般来说,违规操作期房转让的做法,只有在市场较热的时候才会流行,因为某些热销的期房楼盘在售楼处一房难求,急需此房源的购房者只得到中介那里加价再买。可为何在目前市场成交非常清淡的情况下,期房转让又卷土重来了呢?
原因1:市场清淡,业务员迫于生存压力铤而走险
易居臣信一位资深经理人告诉记者,近期的业务平淡,一些小中介公司,或者大中介公司的部分业务员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铤而走险,做起违规的期房转让买卖。
据他介绍,中介公司的业务员每月只有1000元出头的工资,大部分收入得靠卖房提成的佣金。在市场好的时候,表现良好的员工每月5000元的佣金收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刚过去的6月,市场清淡,个别业务员出现了“零佣金”的尴尬情况。这时做期房转让的买卖,虽然有风险,但通过交易也能赚取佣金,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
原因2:房产商担心销售业绩,让中介公司帮忙一起卖
一位房产销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销售商担心销售业绩不佳,也会特意留出一部分期房房源给中介公司,让他们帮忙一起卖。
原因3:投资客想见好就收,急于到中介公司去挂牌
此外,还有可能是有些投资客,“吃”下房源后,发现情况不妙,想见好就收,也会急于到中介公司去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