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惟利是图的开发商降房价,比割肉、卖子还难受。但是一旦市场冷清了,房子卖不动了,开发商的资金出现问题了,威胁到开发商“生命”安全时,开发商只能选择降价这条路了。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受国家二套房首付和贷款利率提高的影响,楼市陷入了深度观望,全国各地商品房销售量迅速下降。开发商在此观望过程中也同样经历了房价要不要降,到底如何降的心路历程演变。开发商从一开始的伪装降价到最终房价的真实下降。可以看出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过程。
一、明降暗升心理
时间:08年春节前后
在楼市博弈初始,楼市的成交量刚刚出现颓势阶段,开发商是极其不甘心房价出现下降苗头。因此一方面高呼房价只涨不跌的理论;另外一方面却利用“降房价”的手段,变相涨价。北京某一楼盘在春节前的销售价格是8000元/平米,然而在春节时房价却突然提高至1万元/平米,但是开发商此时提出的口号是,春节项目大酬宾,所有客户成交一律打9折优惠,实际成交价是9000元/平米。开发商的手法是套用了假日期间商场的打折手法,在所有商品价格后面加一个0,然后挂出5折的牌子忽悠买家。
手法点评:可恶、可恨、天理难容。
心理暗示:折射出开发商一贯的强势心态,相信早晚购房者会臣服自己,房价会进一步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所以敢肆意大胆的变相涨价。
二、猎奇、搞怪心理
时间:08年3月
为了让楼市重新回暖,此阶段开发商普遍采取了促销、折扣优惠等手段取悦买房者。促销手段可谓千奇百怪:深圳利用女人胸部暗示“房价不能太底了”,沈阳开发商“买房送驴”,北京房展会上房模“裸身示房”等,让人们打开眼界。只要你能想到的,开发商就没有做不到的。开发商在这个阶段上大多运用新奇百怪的手段来制造市场新闻点,企图让大众把眼光重新集中到买房上面来,在项目打折和优惠幅度上,并没有采取高折扣和高优惠,通常的幅度在9折以里,购买者在其中并没有得到实际优惠。
手法点评:可笑、庸俗。
心理暗示:开发商此时仍认为房价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不会转变,楼市房价出现拐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他们认为,楼市观望不会在短期内结束,相反可能比预期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