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此而导致的房价回落基础其实并不稳固。房地产市场真正博弈的主体是开发商和购房者,而非投机客与自住需求者。房价下跌的真正原因也并非是投机客被政策限制,而是开发商资金链条的紧绷。
事实上,基于价格主动权的考虑,开发商永远不会主动降低房价,这也正是全国其他地方更多出现“买房送车位”之类促销,但罕见实质性降价的原因。就此而言,无论是限制投机炒作,还是银行贷款收紧,甚至是土地政策监管严格化等,这些措施的实际作用都是收紧了开发商的资金链条。只是在深圳,由于地缘位置、社会结构等特殊原因,导致投机炒作的比例较之全国其他地方更高,因此,“第二套住房”政策可谓是击中了开发商的软肋。正是由于资金问题,才最终导致深圳开发商不得不大幅度降低房价。
依据这样的逻辑,我们再来解读深圳“第二套住房”政策松动的问题,其背后隐含的市场信号相当严峻。深圳房价的波动已然是全国房价趋势的标杆,而“第二套住房”政策的执行状况将透过开发商资金的松紧,决定其房价的未来走势。从目前市场情况看,深圳的银行和开发商已然结成利益体共同体,开发商资金面很有可能获得实质性缓解,甚至在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下,让房价拐头向上。而最终因此受损的,或将是全国面对畸高房价无奈感叹的普通公众。
这一市场迹象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在持续下跌之后,5月份深圳房价开始出现放量反弹,当月房价环比上涨约7%;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大幅上涨了370%。可见,市场已经发出了明确逆转政策导向的信号,未来房产调控政策落实的力度和状况将面临着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