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率依然偏高
目前拟将借壳上市的地产公司和上市公司一样,都存在负债率偏高的问题。SST亚华收购报告书中显示,浙商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增高,2005年到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依次是79.72%、81.91%、83.16%。而SST幸福的收购报告书则显示,华远地产2004年到2006年的资产负债率依次是74.84%、66.87%和67.61% 。借壳中关村(000931)的鹏润控股的资产负债率更高,2005年到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为91.9%、94.3%和38.6%,其2007年的数据是剥离资产后的数据。
5月22日,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评出“2008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30强”,万科(000002)、保利地产(600048)和招商地产(000024)排名前三。据统计,这30强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3.0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一季度行业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仍然没有改观,30强房地产上市公司一季度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均值为-0.69元,比第四季度略有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亿元,同比增长89%。
业内专家指出,30强上市房企每股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于流入,说明对外新增投资大于收回的投资回报。在此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只能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但是,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给房地产企业的信贷额度非常少,而资本市场大幅调整,也使得境内外IPO和再融资受阻,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
上市突围
2005年伊始的土地储备“大战”,几乎将所有的地产公司都带入了缺钱的集体困境。而连续数月的紧缩政策,对于高速扩张的地产公司来讲,几乎是致命一击。
国信房地产行业研究员方焱告诉记者,“这些房地产公司通过借壳进入资本市场,有助于打通地产公司的融资渠道,虽然不见得很快就能融到资金,但从长远来看,总会有机会的。此外,上市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在看重品牌的房地产市场无疑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
长城证券房地产研究员刘昆向记者表示,今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使得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增加,再加上今年以来销量萎缩造成房地产企业资金回笼速度放缓,融资环境的变化使房地产公司上市需求就尤为迫切。
也有专家认为,半年的货币紧缩,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调控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如果把楼价真的打下来,对整体经济并没有太大好处。所以这个时候放开地产公司的股市通道,也很正常。
5月初,主要一线城市并没有出现预计中的成交量爆发,深圳和北京的房展会也未能对成交起到预期中的刺激。成交统计数字显示,除上海成交量同比环比均出现增长,北京、深圳、广州三城市五月初的交易量均出现同比下降,环比或者增加不大,或者下降。
传统的交易旺季不旺,表明市场观望情绪浓重,国海证券研究员赵铎认为,不愿等待的自住需求在春节后已经得到阶段性集中释放,下一次释放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压力将越来越多地向开发商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