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认购制造虚假繁荣
记者查询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发现,不少项目的销售许可证是2005年2006年取得的,但是退房的时间却显示为2007年甚至2008年,而且退房的数量有几十套之多。
过了一两年的时间,房价也涨了一大截,买房者为什么还会退房?如果是普通购房者的话,这显然是一笔太不划算的买卖。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很有可能是开发商“假认购假签约“的把戏,先以员工或朋友的名义购买一部分房源,进行签约备案,抬高销售业绩,制造出虚假的销售繁荣,而等到一定的时候,再以退房的形式取消备案,那么房源又可以再次进行销售,实际上也达到了暗中“捂盘”的作用。
业内人士还透露,一些楼盘是到了交房期才出现集中退房现象,由于交房时按揭银行要将原先的开发商担保转为产权证担保,必须要办理产权证,而这才是虚假合同无法继续存留的“最后期限”。因为办了产权证,再次“更名”就意味着要交纳相应的税费,这样成本就大了。
除了捂盘惜售外,甚至有个别开发商可能会以假签约假按揭的方式来骗贷,这主要是极少数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才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