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楼市大涨,许多担心买不上房的人恐慌性购房,而买到的房子可能不那么称心如意,当市场看淡时,他们便想着如何把房子退掉。
近段时间的北京市场,一厢是如火如荼的打折促销,另一厢,则是不少项目传出高退房率的消息。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北京尚未出现大规模的退房潮,但是3月份以来,一些楼盘退房现象相对比较明显,比如沿海赛洛城退房26套,美景东方退了28套,韦伯国际中心41套,日坛国际广场退房数为63套,金长安大厦则达到72套。
“退房潮一般是发生在房价下跌的时候,如果北京市场接下来还是持续观望成交低迷,那么退房现象很有可能会愈演愈烈”,明天地产副总经理陈云峰表示。
案例:宁弃2万元定金 也要退房
欣先生于2007年下半年买管庄一个知名品牌新推的楼盘,当时该楼盘的平均价格涨至13000元/平米,整个北京市场更是涨声一片。欣先生当时的感觉是,房价能在过去的三个月内翻一番,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再涨一倍也有可能。
凭他当时的经济实力,只能承受13000元/平米的小两居,这是他数年的积累和家里人几乎全部的积蓄。那时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慌,因为随便再涨一成,他就无法买房了,而且他的收入根本是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的。“现在不买,以后肯定就买不上了!”这是他最直接的反应。
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之下,他接受了一处西北朝向的小两居,这是该小区朝向最差的房子,但也是他勉强买得起的房子。买完房后,家里人松了一口气,因为当时身边有不少人在说,现在不买房,以后只能和香港人一样,论尺买了,他和家人都觉得赶上了末班车。
庆幸之情绪一直延续到今年春节前,利息提高、限制二套房的政策纷纷出台,北京楼市出现了观望的气氛,降价的传言开始蔓延,随后出现“低价”入市的楼盘。欣先生的心理不平衡始于美利山的价格公布,这个位于四环外一点的楼盘,要比管庄的楼盘离市中心近很多,但是价格却差不多;而他买的楼盘出现了多起退房事件,他开始动摇了;他的行动开始于今年4月,经过几个月的工资积累,加上有的楼盘打折促销,他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花13000元/平米的价格在管庄买房,同样的钱同样能买四环附近的房子。
思前想后,他决定不要那两万元的定金了,将房子退掉。当他将意图告知开发商时,他发现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开发商表示,退房人太多了,需要统一走法律程序,让他等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