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度宽松,到过度从紧,这似乎是任何一个经济体在转型期必定祭出的 “经验代价”。
在走过 “野蛮生长”的粗放期之后,中国房地产正面临着贫血之困。REICO工作室的一份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今年1月份以来,房地产行业出现了明显的资金紧张局面。
在宏观层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房价高速上涨之后的浓厚观望气氛、地产企业市值过度溢价,种种迹象令人联想到十年前日本面临的一场房地产业危机。中国会不会重演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场景?现在出现的问题应如何应对?
近日,受日本建设省、冲绳县政府等机构邀请,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和日本冲绳县政府主办,家和网与日中经济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2008首届中日地产高峰论坛系列活动在北京启动。据悉,6月23日-28日,主办方还将邀请房地产业人士前往日本东京、冲绳实地参观考察。
在前期活动中,日本城西大学经济学教授、日中经济发展中心理事长张纪浔教授为中日两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特征做了诸多比较研究,并给出了借鉴性的建议。
何去何从?——2008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
3月下旬,潘石屹针对媒体关心的房地产行业走向问题提出了 “百日剧变”,引起了舆论关注。潘石屹认为,三个月之内,许多面临资金紧张状况的开发商可能 “撑不住”而破产。
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显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2007年土地和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2008年初出现的强烈落差,是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从整体形势来看,近年来一直处在负利率时期,价格高涨成为必然趋势。去年房地产公司扎堆上市,一时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局面,加速推进了房地产企业增加土地储备,从而美化报表。再加上从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的土地供应紧张局面,使得土地价格上涨无法得到控制。还有人均收入水平年增长15%以上,也使得居民购买力有了提高,也是促进供求紧张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