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3 常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
罗湖笋岗片区是“十元店”比较聚集的区域,一直以来,政府都将此作为重点的清理对象。低廉的成本、旺盛的需求以及巨大的利润诱惑,使得“十元店”经常死灰复燃,和执法人员打起游击战。
来自湖北的小黄,刚刚从学校毕业,来深圳找工作已经两天了。这两天来他一直住在紧邻宝安北路的桃花园社区的“十元店”内。小黄的房间只有30个平方,里面摆了5个用铁架子焊接的上下床,床铺周边被住客们乱拉的电线所环绕,衣服、书籍等一些易燃物品随处摆放。小黄告诉记者说,由于工作还没有找到,身上的钱也不多,住这里一是为了便宜,二是离人才市场比较近,方便找工作,其他的环境、安全等条件就不敢奢求了。
当记者向老板询问十元店的情况时,老板非常地谨慎,还要查看身份证件。他说:“现在也没有办法,政府查得严,小心驶得万年船。”据了解,这里曾经被执法人员清理过,床和被褥等也全部没收了,但是几天后,他们就买来了新的用具。谈到损失时,老板说,这点损失其实也不算什么,也就千把元的成本,几天就赚回来了。记者粗略地算了一下,在这个9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摆了30个床,住满的情况下,每天收入就300元,一个月下来就9000元左右,而房子原来租金不超过2000元。
外来的求职者是十元店的主要住客之一,除此之外,笋岗还是深圳主要的物流园区,大批外来运货的司机也经常选择这些十元店。一些经营者以很便宜的价格将这些老房子租下,然后再添加一些简单的设施,就改造成为“房中房”、“十元店”,提高出租率,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记者了解到,对于这些“房中房”、“十元店”,往往是今天清理,过几天他们就又购置物品重新开业,拉客手段也越来越隐蔽,很难发现。春节以后,笋岗街道办事处已经清查了“十元店”100多间,疏散内住人员 1900多人,但是由于没有专门针对这些经营者的强制规定,执法工作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十元店现象还是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