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2“房中房”住客身份成谜
“房中房”的现象在关外也比较普遍,这些“房中房”一般都集中在“农民房”聚集区。房东一般都会把房子,或者住人、或者做仓库、或者直接做点小生意。在布吉三村西十八巷,记者看到这里一般每栋房子的一楼都隔开了一间门面房,而这些被隔开的门面房基本上都开设着各种小店,诊所、杂货铺、裁缝铺、食品加工点……记者打听了一下,有些是经营者租了这些门面做生意,有些就是房东自己利用着这些门面做点生意。
“房中房”的出现直接“造就”了一批“二房东”的出现。所谓的“二房东”就是自己找房东租下房子,再把房子隔开分租给其他人,从中获利。
记者假装租房者在一栋建筑一楼后的杂货铺找到一个房东,这个房东告诉记者,他的房子一般二房一厅要租800元一个月。现在他那里没有租的,如果想租可以找已经租了房的人,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记者想了点办法找到了住在楼上的一个“二房东”,铁门一打开,这间原本是二房一厅的房子,已经被分隔成了两套住房,一套是这个租户租的,她自己住在隔出来的两室一厅里面,对面则是一套一房一厅。她告诉记者,如果租对面的一房一厅则每月也要800元(不含水电费)。
据了解,这样的情况在这里非常普遍。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种“二房东”的出现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障碍。一般这些“二房东”都是用一张身份证前来租房,分租出去的房间一般都不知道住户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