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撤销率纯属技术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海某些楼盘表面撤销率过高这一异常现象?
上海金沪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高小姐解释说,房屋销售的通常程序是:购房人看中一套房子后,缴纳数万元(一般2万至5万元)不等的定金,与房产销售公司签订定金合同,约定数天(一般7天至15天不等)内签订预售(期房)或者销售(现房)合同。与此同时,在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网络系统中,被预订的那套房子由原来显示为“可售”状态的绿色变为粉红色,示意此房已有人预订,不再可售。但在实际销售中,经常出现购房人因银行放贷推迟等原因,推迟签订预销售合同的情况。而一旦出现逾期,登记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网络系统中的该套房源就会重新“返绿”,即由不可售重新变成“可售”。这时,交易系统即将此种情况视作合同撤销一次。但实际上,在楼市行情并不紧俏的情况下,尽管逾期,销售商往往仍会与预订者签订正式预销售合同。
上海市房地局的解释与此相似:在引起质疑的楼盘中,“18个楼盘开盘至今,网上共签订预售合同8971套,撤销297套,预售合同撤销率为3.3%,基本正常,但这些楼盘的定金合同撤销率较高。”上海市房地局有关人士说。
照房地产部门的解释,表面合同撤销率高达30%至40%的受质疑楼盘,大多属于预订合同撤销,而不是预售合同撤销。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研究专家认为,无论是合同撤销率还是逾期签约率,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超过10%,超过了10%就是异常,“需要切实调查”。
上海市房地局表示,一旦发现房地产企业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将按照法律法规和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规定予以查处。该局同时表示,下阶段将进一步改进信息发布方式,按照合同类型分类公布合同撤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