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退房潮正闹得起劲儿。从市场经济环境下看,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儿。近几年中国的车价一直在跌,也没见有人退车索赔。或许有人会说,车子是消费品,房子还兼有投资品的性质,那么股价已由6000多跌至3000多,也没见有股民找证券公司或上市公司算帐,最多期待政府出手相救而已。
或许还会有人说,楼市和股市也不一样。那笔者就在楼市里找一个参照物吧。眼下美国房价已较2006年第三季度跌去10%以上,很多房子价格低于房贷总额的业主(首付较低,甚至是零首付),纷纷把钥匙交还银行,同样没见被套的业主找开发商闹事、退房。
市场经济的基石就是契约精神,如果大家都在赚钱的时候偷着乐,一朝赔钱便撕毁合同,扯开泼妇骂街的架式向对方索赔,那还叫什么市场经济,干脆叫无赖经济算了。若按此逻辑,房价大跌时,开发商同样可以向政府索要当初偏高的土地出让金,当然,就是给几个胆,开发商也不敢找政府的渣儿。如此分析,开发商倒成了弱势群体。
先看看深圳退房情况吧。众所周知,深圳房价这两年的涨幅全国最高,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下调以来,目前新开楼盘基本都采取低开策略,很多楼盘报价较去年高点已下调20%左右。由此导致前期高价购房的业主心理失衡,尤其是对于那些分期开发的楼盘,业主可以直接与同一小区的最新房价比较,并能直接找到索赔对象,操作手法也不复杂,直接去售楼处闹事就行了,让开发商做不了生意,就能逼其就范——从性质上讲,这跟大街上经常出现的街孬没什么区别,虽然买得起商品房的人都是体面的白领、金领、老板。
目前深圳诸多楼盘都出现团退现象,甚至包括万科第五园、金地梅陇镇等大牌。
典型的是桑泰地产的某楼盘。去年均价2万元/平方米,目前推出的特惠单位,均价为1.6万元/平方米,1.3万元/平方米起价。业主要求团退,开发商最终妥协,将按照特惠单位的价格全部进行差额补偿。补偿老业主的方式会分成两种还没有签订合同的客户会直接用新价格来签约;已经签约的客户,开发商以装修款的形式退回给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