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重压”项目也为数不少。今年1月,恒大以41亿元拿下广州员村地块,刷新广州“地王”,项目折合楼面地价13016元/平方米。而根据合同规定,恒大2个月内要交10个亿的土地出让金,半年内(即7、8月间)要全部付清该笔土地出让金。
“以楼面价占比销售价40%的平均水平计算,恒大员村项目销售价格要卖到3万元左右。”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称。但根据目前市场情 况,比员村地段更佳的珠江新城保利心语售价在18000-20000元/平方米。
对于恒大是否可能借鉴富力,为大盘寻找合作开发者,一位接近恒大的地产界人士称,目前没有消息显示恒大已经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但不排除未来可能采取这种模式。“在资金需求巨大,市场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寻求战略联盟是不错的出路。”该人士称。
众多地产企业或抛盘套现,或寻找合作者,或降价销售,惟一的原因是资金饥渴。
2007年,曾经被视为地产企业上市增发的黄金年。截至去年9月,内地地产企业仅增发一项就筹得资金266.33亿元,已确定增发的房地产股共计21只,合计增发46.57亿股。碧桂园、SOHO中国等纷纷赴港上市,屡屡创造融资新高和首富神话。
然而,到了2008年,情况急转直下。万得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在港上市的40家大型内地(包括有内地业务的)地产股市值大幅缩水,包括绿城中国、合生创展、合景泰富、雅居乐在内,平均缩水幅度超过40%。而内地地产股也同样遭遇市值平均缩水超过15%。
与去年春风得意的大举增发不同,今年前三个月几乎鲜有地产公司实现增发,去年IPO和增发的房地产公司中,如今“破发”者中也不乏行业龙头。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公开表示,对募集资金用于囤积土地、房源,或用于购买开发用地等目的的地产IPO计划,将不予核准。
“境内外IPO融资途径越来越窄,国内银行对开发贷款几乎叫停,开发商今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寒冬,或抛盘套现,或找合作伙伴,或卖项目走人,开发商出路无它。”一位香港市场投资分析师称。
“资金压力将成为开发商在2008年最大难题,百日之内,房地产企业将发生剧变。”潘石屹这一判断在近期成为市场热传的观点之一。他指的剧变是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大型企业对中小项目的吞并整合,以及开发商在部分区域的抛盘套现。
“而如果开发商在资本市场融资受阻,即便是万科也不可能再通过大举增发套现来收购项目。那么,谁来接盘这些项目呢?”一位北京地产商质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