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抑制房价,去年中国政府提高了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抵押贷款首付比例并上调了房贷利率,导致购房成本增加。此外,政府还推出了限价房,这会进一步助长房价的回落。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China Overseas Land & Investment Ltd.)董事长孔庆平上周承认,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今年中国房地产业将进入困难时期。不过他认为,某些一线城市房价回落多达三成不过是此前几年房价过度上涨后的“理性回归”,而不是王石所称的“拐点”。
在前景难测的情况下,投资者开始更仔细地审视开发商们的财务状况。领盛投资管理(证券)(LaSalle Investment Management Securities)副总裁杨书健(Victor Yeung)称,投资者寻找的是那些资金充裕、且项目开发链条能不断带来新收入的公司。领盛投资管理(证券)持有95亿美元的全球房地产股资产。
杨书健表示,一些资本充裕的开发商将免受市场大滑坡的冲击,并在其他同行陷入困境时取得发展优势。在中国超过五万家房地产开发商中,上市的不过几十家。而这些众多的开发商大部分是只经营一两个项目的小公司,他们在国家抑制信贷的政策影响下是最不堪一击的。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驻香港副总监符蓓在2月27日发布的房地产开发商评级报告中称,许多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将在今年受到打击,虽然标普仍看好这个行业的长期前景,但许多规模小、资金少的公司将无法度过这场寒冬,享受不到未来的果实。
中国资金实力最为雄厚的开发商之一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表示,准备通过收购、协议转让和合资等方式在今年增加土地储备。该公司H股价格在周二上涨9.7%,报12.68港元(合1.63美元)。在标普的评级中,该公司的财务评级处于中国开发商中最高之列。
花旗投资研究(Citi Investment Research)中国房地产业分析师Tony Tsang将中国海外发展和另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开发商华润置地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Land Ltd.)列入了自己的推荐股名单。他表示,在政策紧缩时期,全国性的大型公司仍有能力实现稳健增长,而其他小开发商则可能成为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