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20多年,1928年,国民政府委员经亨颐曾有个提案:废除成立仅仅3年的故宫博物院。他的那个提案,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也算得上是一篇奇文。他先论了故宫博物院的名称,说这“五字连缀起来”如何莫名其妙,叫做“废宫奢侈品陈列所”还差不多;接着就针对故宫本身,“据我的理想,皇宫不过是天字第一号逆产就是了。逆产应当拍卖,将拍卖大宗款项,可以在首都造一所中央博物馆”。买椟还珠,无过于此。其荒谬绝伦,已然不值一驳。
有这些“前人”的识见在先,对房地产商们放出的高论可能就不会那么吃惊了。本来,对这种奇谈怪论根本不用理它,一笑置之可也,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北京城所以拆建成今天这副令人叹惋的模样,那么多建筑精美的、富有文化内涵的街道、房子毁于一旦,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奇谈怪论影响了决策拍板人物。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房地产商的能量,他们不是说“官方也口头同意此改建方案,只是碍于故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没有具体部门敢书面签署文件实施改建”吗?在他们眼里,“如果故宫得以顺利改建,损失的只是几千间‘破房子’”。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们既然敢打故宫这个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的主意,就没有什么不在话下了。还有什么能阻止他们打着堂皇旗号的“开发”步伐呢!
那些对故宫垂涎欲滴的人看到的只是它的地产价值,而独独漠视它的文化价值。夏虫不可语冰。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只剩下了一块当年争来的牌子,实际上也是这种骨子里对文化蔑视的现实反映。这股力量很猛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