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另一个来自土地市场层面的变化就是年初各地土地第一拍频繁流标,您怎么看?
严金明:流拍涉及因素很多。一般是因为低于底价才构成流拍,那么底价是否合适?这是一个要考虑的。另外,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各地房子打折、降价,严重影响人们的预期。人们都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有人观望,对市场判断悲观,由此导致流拍。因此从这一点上看,还不能判断地价出现了拐点。
中国房地产报:这次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土地市场的未来变化,能传递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严金明:总的来说,我们国家是在人多地少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搞房地产。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合理地建立一种健康的房地产开发消费模式,要大力发展一些节能环保型的住宅,中小套型的住宅,房地产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另外一个问题是,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房地产问题纳入民生范围思考,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政府认清了自己的职能和角色,正在有意识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而要解决住房保障这一民生问题,首先还是要针对保障性住房加大土地供应量。即便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对中低收入的房地产供应也不能收缩,而且还要扩大,这可能是最基本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土地供应的结构要控制好,倾向于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