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之要
重点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
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详细论述了住房保障的对象和保障途径: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难,是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此外,还提出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孔令晨说:“对比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住房问题的表述,可以说,‘保障’正在成为中国住房政策的关键词。”
回望过去,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视解决城市特殊困难家庭在住房、子女就学、医疗和取暖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是“切实帮助特殊困难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住房、冬季取暖等实际困难”。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地要加快建立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帮助他们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
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字眼,但提出的发展重点是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此后,住房保障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特别是2007年8月,国务院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做出了全面部署后,全国所有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地级以上城市对申请租赁住房补贴的低保家庭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中央财政投入51亿元廉租住房补助资金,支持中西部困难地区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樊金龙说:“我觉得,对于房地产市场,政府的角色就是关注困难群体、中低收入群体,进行分类保障,其他的房屋供应应该交由市场解决。”
姜明代表说:“政府加强公共服务,住房政策彰显保障功能,体现了政府找准了自己在房地产市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