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金融轨迹 三年演绎"大变局"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3.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个贷PK开发贷

  在非理性的三年中,唯有开发贷款的增幅没有随之飙升。

  这从增量占比指标可以看得十分清晰。在个贷方面,工、建、中三家国有大行一直保持第一集团军的领先地位。

  以2007年上半年为例,10家上市银行中,建设银行(爱股,行情,资讯)以6805.71亿元余额居首位,工商银行(爱股,行情,资讯)、中国银行(爱股,行情,资讯)分别以6603.91亿元余额、5139.18亿元余额位列第二、三名。

  相比较而言,在紧随其后的交通、招商、兴业、民生、浦发、中信和深发展中,大多数银行的个贷增幅都在60%以上。

  而在开发贷款方面,除三大行外,股份制银行贷款余额少有超过千亿元的。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开发贷款投放增长较快的是兴业和招行。比如兴业,2005年末、2006年末及2007年上半年的余额占比分别为10.6%、16.6%和16.4%。但需要注意的是,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兴业的增量占比从34.5%下降到了15.2%。深发展在同期甚至出现了0.2%的负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各家银行也在调整自己的信贷结构。

  “其实,这应该和连续三年来的地产行业调控有关。开发贷款逐步受到了政策限制,银行为控制风险起见,对地产商的开发贷款略有收缩。”北京某银行信贷业务部总经理称。各商业银行通常会严格审查开发商的自有资金和土地抵押情况,同时逐步增加在建工程抵押。

   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通常会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作封闭式运行:一方面成立专项账户,贷款资金只能用于开发项目的支出;另一方面,开发商收到的销售款在扣除一定比例后用作保证金,实际销售率在70%时,保证金就已经能全额偿还贷款。

  该人士称,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因素是,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的发放部门不一样。开发贷款由公司银行部发出,按揭贷款由零售银行部发出。多数银行没有协调好两者放款的联动机制,包括规模控制、风险控制等。“有的银行两个部门之间还展开了内部资源的争夺。因为年终奖是个大盘子,零售部门多了些,公司部门就少了些,谁多谁少就要看双方当年的放贷业绩了。”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