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人们之所以对地产中介的倒闭表现出过多的感情色彩,主要还是缘于很多地产中介充当了虚高房价的幕后推手。“炒家”盛行,“炒风”一片,造就了地产中介业的大“繁荣”。反过来不少地产中介挪用占用客户资金参与炒房、在背后大吃“差价”等违规行为,又助推了房价的快速走高。更过分的还有无良的中介老板卷款潜逃。而这一切,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中介自身发展的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相关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中介监管的缺位。
地产中介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产物,它需要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缩短其阵痛期,在规范行业发展之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引导和监管的责任。为何这么多房地产中介公司相继关门?泡沫式扩张已经拖垮了一个“创辉”,如何避免出现更多的“创辉”,需要行业自身的反省,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反思。
行业危机透露出三大问题
《新京报》评论:房产中介行业当下的危机,至少透露出三大问题:第一,房地产市场出现转折,房价是否出现拐点还有待观察,但由于各种政策出台而导致观望情绪增加则可以肯定,于是某些城市二手房交易量急降。这就使得一些资金链紧张的房产中介公司举步维艰,而资金链断裂的结果必然是破产倒闭,不顾信誉的经营者则可能趁监管漏洞卷款而逃。
第二,一些房产中介的帝国梦建立在沙地之上。他们进入市场之时正值前两年房地产业的高增长,因此在计算客户人数与现金流时,以房地产的交易峰值时期为依据,这就决定了那些中介机构难以抵挡市场下行期的考验。如中天置业公司的运作资金对成交量的依赖极大,去年交易量下滑的8月份就出现了亏损,每个月的额度都在200万至300万元之间,而创辉租售总部所在的深圳交易量最大下跌九成,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创辉租售一度立志要在全国开3000家店,做国内房产中介业的“门店王”,去年在上海大开门店200家,结果换来的是数百万元的亏损。
第三,有关部门对于房地产中介监管不力,主要表现在无法防止房地产中介向“类金融机构”模式拓展。资金是高歌猛进型中介机构的命门。光靠赢利所得无法支撑创辉租售等中介机构的急剧扩张,业内对此模式早有预警。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中介机构只能靠挪用客户资金等方式大力扩张,背后都有金融运作的蛛丝马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