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政策市”时代将来临 打击囤地为今年房价定调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贾图

   其二,征缴增值地价。笔者认为,这是对囤积土地行为具有巨大杀伤力的一步“绝杀”。我们知道,开发商囤积土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等待土地升值,坐享升值之利,由于这几年地价疯狂上涨,开发商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二是通过囤积土地减少住房的有效供给,扭曲供求结构,推高房价,从中获取暴利。

  但是,现在国务院第一次对土地增值展开征缴,就意味着,今后再囤积土地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即使土地限制不超过一年,够不上“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土地增值也将被“征缴增值地价”。而且,征缴增值地价的具体办法明确由国土资源部主导制定,这意味着地方政府要想与开发商串通来规避相关政策就面临相当大的难度。

  其三,此次国务院还在通知中规定:“金融机构对房地产项目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不足1/4的企业,应审慎贷款和核准融资,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滚动授信;对违法用地项目不得提供贷款和上市融资,违规提供贷款和核准融资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这说明,政府不仅严厉打击以土地闲置为特征的囤积土地行为,也严厉打击以所谓分批开发等方式变相囤积土地的行为。同时也说明,政府不仅动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来打击土地囤积,还动用了金融手段,即在信贷上给囤地行为釜底抽薪,让其因为得不到资金支持而无法囤积土地。并且,与以往通知不同,此次明确对于违规提供贷款和核准融资的金融机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政策制定者的决心跃然纸上。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虽然是围绕土地问题展开,但却是“意在房价”,在为2008年的楼市格局和房价走势定调。那么,定的基调是什么呢?国务院这次出台打击囤地政策的时机,恰逢楼市拐点隐约出现但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时候,而打击囤积行为的一个最直接影响就是将加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在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的情况下,有效供给的加大必然会降低房价!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