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关于房价走势的说法满天飞,但相当一部分理性的市场人士认为,宏观要素仍然是决定房价走势的最终因素。对这些要素的解析,也许可以为我们回答2008年市场将会选择什么样的房价的问题。
投资保持3万亿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周春生认为
,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要求,2008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年将保持在22.8%水平上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1~ 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是非金属矿制品业,其次是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房地产投资增幅以26.8%居第三位。
投资高速增长的行业同样面临压缩的问题。房地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其占总投资的比例接近20%,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民生产品,它更受社会舆论关注。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说,“即便是房地产投资增幅降低到15%,其投资总量仍然是增加的”。如果按照房地产业投资15%的增长,其总额仍然不会低于2.875万亿元。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业的投资总额下降并不意味着房价的降低,如果投资和开工不足,在需求旺盛的条件下,房价的上涨几乎难以避免。
央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邹平座认为,绝不能因为宏观调控导致房地产供给的大幅度下降,使房价大涨。
房地产业失血幅度有限
2007年是央行货币政策急剧转向的一年,然而,即便央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雷厉风行地实施多项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其货币工具的作用仍然有限。
FT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陈旭敏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之下,2008年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会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流动性充裕的基本面并不会得到彻底改变,因为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强劲增长,同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没有改变。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认为,如果利率大幅提高,尽管房地产业会受到影响,但“先倒下的肯定不是楼市”。相对于利润丰厚的房地产业,中国的制造业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更低。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必须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