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进一步来说,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经济的活力。房价腾涨,家庭大量资金用于房屋,而不够发达的金融体系又无法把家庭这笔资金金融化、资本化,因而,社会太多资金在房子上压死。如果这些资金被投入其他
领域,可能会创造出更多财富。同样,畸形繁荣的房地产业也会诱导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入购买地产、房产,这同样会对整体经济的创造性产生不良影响。把大量资源压在房产上的经济体,其增长的长期潜力是可疑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房地产业的畸形繁荣,也扭曲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土地成为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之后,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上就容易滥用权力,甚至侵害市民或农民的权益。同时,地方政府也容易倾向于与房地产开发商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在开发商与市民、农民发生纠纷的时候,不能站稳立场。一旦经济过分依赖房地产业,而官员的政绩主要依赖GDP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则房地产开发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绑架”地方政府。暴力拆迁、暴力征地等问题出现,就是此种扭曲的政商关系的产物。
可以说,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已经造成了种种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抑制房地产业畸形繁荣,需从多个角度同时入手:经济政策方面,应当采取独立而明智的货币政策,彻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治理方面,应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不再以GDP增长率和财政收入指标来决定官员升降。土地制度方面,应逐步打破地方政府对城市化、工业化用地的垄断,打破房地产开发商对城市房屋供应的垄断,使房地产行业真正地实现市场化,从根本上打破城市土地供应紧张、房屋价格快速上涨的扭曲预期。
这三方面的变革缺一不可,否则,房地产业就将继续畸形繁荣,社会将为此继续付出经济、社会、政治乃至精神方面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