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一“烂”十年的烂尾楼改嫁,还是出人意料的屡次流拍;不管是突破纪录的114轮举牌,还是万科入榕的“9·11事件”,即将过去的一年,福州土地拍卖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回顾2007年“槌起槌落”,感受良多,犹以“烂尾解渴”、“小盘当家”、“冰火两极”感受最深,是今年福州土地拍卖三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随后的土地拍卖会,可能由此增添变数,但年终小结,也可能让一些新的市场动向逐渐明朗。
土地稀缺,烂尾楼解“渴”
12月25日,福州年末最后一次土地拍卖会即将举行。这场“压轴戏”上,出让的3幅宗地总面积超451亩,但从全年来看,福州供地相当紧缺。
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06年福州土地供应量约保持在3000余亩,除去1000亩左右为社会保障房用地,真正可供开发商用于商品房开发的土地量只有2000亩左右,低于往年水平。而今年,全市合计出让土地不过1300余亩,仅为去年的65%。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源头,土地供应持续减少,必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不得已,众多开发商只好分兵转战异地,以应对福州土地供应不足。也有少数开发商盯住了周边县市,更有个别开发商将目光锁定在沉淀以久的“烂尾楼”。
早在今年5月的拍卖会上,位于鼓楼区五四北路东侧,占地近16亩,一“烂”就是11年的福州琴亭花园广场成功易主,新“东家”福州市晋安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以2.09亿元重金一锤定音,“改嫁”之后的琴亭花园广场如今正处于“商场、酒店式公寓及商品房”的全新建设之中。目前,福州市仍有27个“烂尾楼”工程,其中尚有15个项目未完成处置,利用闲置土地可解一时之渴,但土地资源稀缺,仍是地产商眼中的“远水”。
大盘难寻,小盘当家
今年所拍的地块无疑是“小盘当家”。从年初算起,在福州推出的25幅地块中,10亩以内的小地块达11幅,约占总体供应量的44%。这,确让一些实力开发商颇感郁闷,他们宁可空手而归,也不愿将就小地块。因为无论地块的大小,对开发商而言,此前的“付出”几乎是一样的,当然更倾向于大盘,“大盘大气,有规模优势,大景观、多样化,可满足不同的需求”。
与大开发商“宁缺毋滥”的心理不同的是,中小开发商却受困于小地块的高单价。以第七次土地拍卖会为例,原福州市汽运4.14亩地块,由福州康讯信息科技公司以2750万元取得,每亩单为664万元;原上海街道交通社区的4.42亩地块,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以3120万元取得,每亩单价705万元;在第八次土地出让中,五一新村5.53亩地块,最终拍卖价为6100万元,折合每亩1103万元。加上后期的其他费用,显然这种价位不是大部分中小地产商所能承受得起的。
小开发商不敢做,而大开发商又不屑做,导致今年已发生五幅小地块流拍之怪象,有人戏称2007年为小盘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