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并没有因为“几个数据”依然偏高而立即提高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体现了央行在目前不确定加大的环境下货币政策决策的谨慎性,也反映了央行正试图通过加强利率与汇率机制的协调配合,完善货币调控机制。
这个月初,市场一直在推测央行会在何时加息。
当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6.5%的CPI数据后,又有人断言央行可能就要加息。然而,这些预言都落空了,从上次加息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尽管金融面的数据仍然热度不减,CPI在经历9月份的回落后又回到了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位,但这次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不断揣测央行加息的喧嚣中,却显得格外镇定。中国加息似乎进入了疲劳期。
从调控的手段来讲,央行正在努力采取其它的政策手段来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相对于过去单纯冲销流动性和提高利率稳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而言,现在央行被迫采用更多的手段来达到内外平衡的目的。在原有的汇率机制和汇率水平下,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只不过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个方面而已,因此,忽视外部失衡而追求内部平衡的努力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央行在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协调配合,这表明,央行现在试图在通过外部平衡促进内部平衡。近两个月来,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明显加快,至11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突破了7.4,年内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了5.3%.这固然有美元汇率指数下跌的影响,但更可能是央行让汇率水平的变化担当了相当一部分宏观调控的重任。而且,相对于提高基准利率而言,用汇率水平的变化促进调控的影响是结构性的,而调整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因为宏观在我国央行宏观调控中作用的加强,使得货币政策对利率的依赖性稍微有所放松。
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都是“有的放矢”。
法定存款准备金被用来冲销流动性,并进而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提高利率则主要用来“稳定人们的通胀预期”。在市场纷纷猜测央行加息的时候,央行却选择了“无为”的办法本身就表明了央行自身的一种态度。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表示,他对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感到满意。两个月以前,周小川行长还表明,希望中国的实际利率为正。因此,在当时物价指数“创出新高”的数据一出炉,央行便立即果断地采取了加息的举措。由此看来,本月央行没有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可能反映了政策决策者对将来物价走势的一种判断。与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的判断不同,周小川行长却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不大。他同时认为,中国通胀的推动力部分来自对历史遗留的价格扭曲的修正,政府在设定通胀控制目标时,应该把消除此类畸形价格元素考虑在内。这似乎表明,中国政府现在所能容忍的“统计上”的通货膨胀率可能比年初宣布的通胀目标率要高。这大概是目前中国进入加息疲劳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