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楼市动态
> 正文
名分难求小产权房“善后”陷决策困境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7.12.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孙荣飞
能卡住农用地非农化和集体建设用地规范使用的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依据程序,村镇建设规划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制定。
我国为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有着一套包括国家、省、市、县、乡(镇)五个层次层层分解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并伴以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但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彭德福坦言,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受长官意志与行政干预过多,现有规划在土地管理中尚未真正成为调控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至于建设规划这块,国家规定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县级建设部门负责审核。“但长期来村庄建设基本上是没有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精力基本花在了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质量监督上。”孔祥斌说。
布局新机制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洪乐表示,由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清晰,在大规模发展小产权房中,乡村掌权者存在着将本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来谋求私利的行为。
北京土地学会秘书长刘锋甚至分析认为,北京已多年停止农村新宅基地的审批,加上一户一宅的规定,现有北京小产权房可能多半占用耕地。
“这可能会造成城镇居民受益的同时,农民遭受失地和农村居住成本上升之累。”孔祥斌提醒说,要认识到,效率机制还不成熟时中央首要考虑的是公平。
为提升农民利益,国土资源部目前也在加速形成集体土地管理的基础性机制。
根据安排,国土资源部将于2009年完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厘清和登记工作。“土地产权制度这个基础性建设完成后,土地交易和流转才可望有序规范。”牛凤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