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囤地调查:七年内近半入市土地未开发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7.12.09 来源:央视国际

     根据这份《中国房地产土地囤积及资金沉淀评估报告》,到2007年年底,全国开发商手中的闲置土地规模已经达到10亿平方米,这些土地量足够开发商进行4年的开发。根据公开资料的统计,实际土地储备规模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开发商包括碧桂园、万科、保利和招商地产,其他土地储备较多的开发商还包括金地、北京城建、中宝、华侨城和河南建业。而从省份来统计,近五年闲置土地量最多的四个省分别是山东、江苏、浙江和四川,四省占全国闲置土地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份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开发商大量闲置土地,直接造成了市场上商品房供应不足,而供需失衡最终推高房价不断疯涨。

     而且钟伟在调查中发现,不仅开发商在闲置土地,而且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储备中心也存在土地闲置的现象,钟伟分析认为,地方政府闲置土地的原因很多,但有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控制供求关系,追求地方财政的利益最大化。开发商捂地从短期看有助于提升开发商的利润,但从长期看,给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通过对土地购置费用、开发土地面积、房地产公司资金来源、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钟伟初步估算,截止2006年年底,沉淀在囤积土地上的资金高达2.4万亿元。然而这个数字,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开发商每年的销售金额,就囤地的资金的成本都差不多相当于这个行业的净利润。

     钟伟的研究还发现,在全国闲置土地所占用的2.4万亿资金当中,有1.08万亿来自银行信贷,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健康与否,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

     在过去的香港、日本都曾经发生过房地产行业经营不善而使得危机蔓延到金融领域,并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情况,而同样起源于房地产行业的美国次级贷危机,更是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钟伟认为,这对当前中国的相关行业,颇有启发意义。

     半小时观察:如何遏止囤地风潮?

     依靠囤地搞增发,搞增发拿来钱继续囤地,然后继续增发,然后接着囤地。这是房地产上市公司特有的一条奇怪的资金链条。土地已经不再是用来开发的资源,而是变成了它们手中的筹码。对于更多非上市房地产公司来说,囤地同样是他们提高所谓“业绩”的手段,他们觉得只要捂住土地,把地价搞上去,房价就下不来,他们的好日子就不会结束。

     然而房价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相信中央政府不会坐视房价暴涨不理。更重要的是,土地开发有法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已经给囤地的开发商划了铁杠杠。和谐社会,民生为重,在面对开发商囤地的问题上,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已经下了决心,地方政府也应该放宽视野,加强监管力度,不能放任开发商的囤地行为,更不能为利益集团所左右。要知道只有解决了囤地问题,才能有效地平抑房价,也就在住房问题上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