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变脸
加息、升值金融地产走势迷茫
多种要素纽结的宏观金融形势,令房地产调控变得棘手而复杂。
今年,央行五度加息,“温水煮青蛙”的小步快走策略很可能在新年来临的第一天“一朝显力”。从3月18日到9月14日,央行5次上调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5年以上贷款利率由年初的6.84%上调至目前的7.83%,利率上调幅度超过14%。以贷款80万元、20年为例,即便享受优惠利率,加息后的月还贷金额将比去年底增加近400元钱。这对于月还款总额只有6000元左右的购房者而言,已经不再是可忽略不计的小数目。
受加息影响的不止购房者,大批仍然没有摆脱银行依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还贷压力,以及信贷收紧环境下的资金紧缺。
一边是开发资金紧缺,一边是购房压力加大。如果说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要素只有这么简单,房地产回调之日早已到来。而今年一路狂飙的楼市行情,说明另一只金融之手正在“擎肘”加息威力,那就是因人民币升值预期引来的热钱冲动。对于大多数需要资金的开发商和固定资产投资人而言,升值似乎是他们更愿意看到的现象。
截至发稿时,美元兑人民币早盘报7.4078元。分析人士指出,受汇率体制的影响,人民币升值还有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此间热钱进入热情将维持高涨。而港股直通车、股指期货等政策的谨慎“惜出”,又会令内地市场的流动资金“难出”,资本价值单线追涨的局面未改。
一个典型的证据是,今年五次加息均没有引发A股大盘下跌,反而每一次加息都会带来一轮股市牛市,可见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渠道单一已令加息影响化之无形。于是,开发商通过不断高涨的股市热情增发融资,从另一个方面解决了资金饥渴。加上宏观调控下收紧“地根”的政策,楼市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最终上演了一骑绝尘的房价2007!
加息与升值又是一对互相对冲的金融工具。高盛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就公开表示,在人民币被低估的情形下,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已极为有限,加息会拉大中美之间的利差,导致更多的热钱涌入。从这一意义上说,流动性涌入成为加息的另一种成本。众多地产股分析师因此维持地产股增持评级,这似乎也在预示明年房地产业的金融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