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小套型商品房是中高收入者都可进入的市场,而“两限房”在实际操作中也颇受争议。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对本报直言,“两限房”模式并不成熟,推广要慎重。
“包括如何限价,怎么销售,卖给谁等,难以形成一个理想的执行标准,控制不好则还起到扰乱市场的反面效果。”顾云昌称。
据了解,是将已调整为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住房作再次调整,以求扩大其供应范围,还是对“两限房”进行规范予以推广,抑或采取其他的办法,这成为政策制定部门当前主要考量的问题。
厦门蓝本
地方经验有望成为政策制定的参考。因此,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厦门蓝本”,再次进入了政策部门视线。
日前,建设部在厦门做住房保障建设经验考察并召开会议,提出了住房供应三元模式,即一部分人群完全由政府解决住房问题,一部分以市场方式解决,中间部分以市场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分成三大部分来构建中国住房体制的思路。
先后三次到香港学习公屋和居屋经验,并于2006年5月启动的“厦门蓝本”,到2009年,40%的城镇中低收入人群,将全部入住社会保障性住房。之后,厦门扩大覆盖面,拟将中等收入家庭也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厦门蓝本”的社会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投资130亿元,实行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的新机制,形成一个包括社会保障性商品房、社会保障性租赁房、廉租房等分层次、多元化的梯级住房供给保障体系。
在解决中等及中等偏下人群住房问题中,如何升格“厦门蓝本”的地方经验成为明年住房政策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