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中产”夫妇的购房尴尬
“房子”是北京中关村一家电子有限公司员工陈睿的网名,妻子徐慧是另外一间电子配件公司的普通职员。夫妇俩年入8万,最大梦想是在北京有一套自己的房。
今年11月5日,北京确定城八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家庭收入、住房、资产标准,下发的《关于印发北京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家庭收入、住房、资产准入标准的通知》说,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标准为:1人户、2人户、3人户、4人户、5人户家庭年收入分别低于22700元、36300元、45300元、52900元、60000元。
陈睿哭笑不得,“我们看商品房自卑得要死,看了规定,又恨不得工资少点。”
经济适用房没戏,只能考虑商品房了。但五环内开盘的楼越来越少,开盘价格越来越高,即使想在四环内购买一套性价比高些的二手房也不容易,“就算每平方米1万元,70平方米也得70多万元,首付后剩下的60多万元,月供4000元可让我怎么活?”
不断奔波看房,让陈睿嘴巴上起的脓包,消了又肿,肿了又消,徐慧的体重也从105斤直线下降到95斤。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东部片区一位范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二手房上涨趋势依然明显,其中,尤以CBD核心区房价上涨势头强劲。“周边的二手楼均价目前为15000到16000元,高则18000到23000元。从8月开始一直到10月,每个月平均涨速为15%。”他说。
地产专家、北发投总裁杜猛则说,“北京房价涨势强劲,二环周边均价已达3万元,三环周边达2.5万元,五环内已突破万元,上月北京房价增幅依然保持10%以上。”
把城镇居民从高房价中解脱?
据悉,11月18日至21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新加坡期间,对中国住房建设提出了“四点考虑”: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建设经济适用房;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提供高档住房;政府要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统筹兼顾,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府应提供和保障土地供应”。
温总理说:“经济适用房大多数是面向中产阶层的。”这句话被认为是近些年中央领导第一次把中等收入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住房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