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人士透露,仅近几个月以来,先后有诚业房产、麦园房产、唐盛房产、兆安房产等数十家以往颇具规模的二手房代理企业渐渐淡出了福州市场。来自福州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在2006年二手房交易的鼎盛时期,福州登记备案的房产中介企业曾达到了1400余家,但今年已经降到了不足1000家。今年5月份,福州市房管部门要求全市中介企业重新登记备案,可近半数的房产中介企业尚未到相关部门登记。这意味着,在今年之后,还有近半的中小中介企业将退出二手房交易市场。
孙经理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以来,他们店只成交了9套房产,平均每月1套,单店每月通过代理房产交易所获得的毛利仅在5000元左右。可12平方米的店面每月租金为2500元;水电费、各项税费与通讯费的开支每月在2000元左右;此外还要负担2位员工的佣金抽成与基本工资。这意味着该店每月代理房产交易已经没有净利润可言,只能通过代理房屋租赁业务来获得收益。
业内人士陈先生表示:“近半年以来中介市场的平淡,造成不少中小中介企业退市。这也是好事,有利于行业洗牌。对比明显的是,发展健康的大型中介企业在此次二手房交易的低潮期加快了扩军步伐。”
强者圈地
“这里原先是另一家中介的门店,上个月关门倒闭后,这个月就被我们公司盘下了。在这条街不足1公里的范围内,我们公司就布下了三个门店。”谈到新店开张,福州某中介门店经理喜上眉梢。
眼下,在福州中介市场上,不少中小中介企业纷纷倒闭的同时,麦田、双安、南新、骊特等一些大型房产中介企业趁机扩张,有的甚至在短期内新开十余家门店,势头强劲。
福州某知名媒体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近期福州各大中介企业的扩张模式都有创新。一种是抢占社区布点,通过这种星罗棋布的小社区店模式广泛接触房源、获取竞争资源;另一种是大商铺模式的扩张。近期就有中介企业买下了市区繁华地段的某写字楼一层商铺,作为主力旗舰店,取得了不错的推广效果。”
同时,某中介企业研究部的工作人员张先生认为:“品牌中介企业在近期的扩张,是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比如随着公司整体培训体系的成熟,员工储备充分,店长培训到位,这时候就需要新店长带领员工往外走。这种扩张是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
“在交易过程繁琐的中介市场,买卖双方对品牌中介企业比较信任,因此,中介企业走向品牌化与规模化是必然趋势。”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