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颁布,紧接着,由国务院主持的全国住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至此,地方政府把住房保障纳入公共服务的责任得以明确,一些地方过度市场化的房改开始正式"纠偏"和理性回归。如何切实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迎接党的十七大的日子里,记者分赴天津、郑州、厦门展开了三地调查。
五条住房保障线惠及天津6万多户家庭
67岁的冯正友一家7口原来在一间使用面积不到14平方米的平房里住了40多年,搬入天津市彩丽园廉租房小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新居后,每月上缴房租、物业费不到80元。
自2003年以来,天津市陆续建立了包括廉租房、经济租赁房(含租金补贴)、经济适用房、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房补贴、公房租金核减在内的五条住房保障线。截至2007年7月底,天津市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已达6.1万户。
近些年,天津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改造,尽管有近200万居民告别了旧居搬进了新房,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靠自己的能力无力买房的情况。"从根本上讲,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由于''市场失灵''造成的。"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房地产研究专家卢卫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介入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实际上是在承认由市场配置社会住房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政策的引导和适当的资源投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最近国务院颁布的''24号文''站在民生的高度,充分强调了政府在住房领域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职能。"卢卫说,近年上涨过快的房价,已使得很多中低收入家庭被挤进商品房市场的漩涡而无力改善居住条件。政府只有找到自己的职责之所在,让市场和保障两条腿一样长,才能保证住房制度改革朝着理性轨道走下去。
天津是全国廉租房投入资金较多,建设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记者从天津市建委了解到,早在1999年,天津就进行廉租房的探索,租售的对象为国有企业的困难职工。而从2003年开始,天津有计划地建设只租不售的廉租房,共建设了4个项目48万平方米、7282套,目前已全部交付使用。
天津廉租房4个项目的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达13亿多元。钱从哪里来?有4个渠道:一是由市财政支出;二是从住房公积金增值资金中的"廉租住房补充建设资金"提取;三是由使用廉租房的行政区按使用住房的面积负担;四是从廉租房配租家庭缴存的拆迁补偿安置费借资。天津制定的关于廉租房的文件就达十多个,配套政策完备,确保了廉租房建设不走样。半月谈记者在彩丽园廉租房小区看到,小区拥有和普通商品房一样的绿地、车棚、防盗门、对讲门铃等设施。
为了解决一些既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又暂时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拆迁低收入家庭──所谓"夹心层"的住房过渡性安置难题,2004年底,天津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经济租赁房,将这部分群体纳入了住房保障体系。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和改革处处长许南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有2118户低收入家庭配租了经济租赁房,有1842户享受了经济租赁房租金补贴。此外,天津经济适用房目前已销售237万平方米、2.89万套。
自去年元旦,天津实施了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房补贴政策,相继把全市城镇范围内"低保"和优抚对象、市级以上劳模中的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了租房补贴范围,自今年4月1日起,又把持有"特困救助卡"的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了租房补贴保障范围。享受公房租金核减家庭则有2.37万户。
5大突破破解郑州低收入家庭住房难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郑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王广国认为,郑州在探索破解低收入家庭住房难方面取得了5大突破:一是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意见》(郑政〔2006〕19号)文件的出台为标志,实现了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在政策机制方面的全方位突破;二是以解决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为标志,实现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由"最低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的突破;三是以廉租住房目标责任书签订为标志,实现了廉租住房覆盖范围由市区向市属县(市)的突破;四是以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捆绑建设为标志,实现了廉租住房房源由租、购"二手房"向开发建设的突破;五是以成立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标志,实现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由单纯依靠财政拨付向建立多渠道融资平台的突破。
郑州市从2002年以来共筹措廉租住房保障金6000多万元,累计有2461户低收入家庭纳入了廉租住房保障线。在《郑州市"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里记者看到,郑州市"十一五"末,享受廉租房政策的家庭将达到25000户。
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工作自1995年起步以来,共开发建设537万多平方米,为5000余户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郑州市去年以来对全市下达的建设计划项目进行了全面普查。目前,郑州已经对5540套、近5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进行了"阳光销售"。
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组建,是郑州保障住房的一大独特亮点,其定位是行使政府住房保障职能为主,以赢利为辅。这种做法一度引起了房地产企业和学者的质疑。王广国局长的看法是:"公共住宅公司是做市场企业不愿做、做不好的事情。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利润率低于10%的项目根本不会考虑,但是郑州市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只要有2%~3%的利润,甚至不赔本就可以承担工程。有人会问:既然是承担了政府的职能,为什么还要讲究利润?实际上,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利润的话,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
王广国局长把郑州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主要职能概括为三大类:一是建设廉租房、周转房、经济适用房和农民工公寓;二是承担老旧小区的改造;三是托管问题楼盘。2002年以后形成的烂尾楼,绝大多数都是住宅商品房,债权复杂,涉及面大。
"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大约需要120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其中政府自建25万平方米,占总量20%,其他80%向社会上寻找。如何解决每年建设5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和租金发放所需的1.8亿元资金?王广国局长透露,今年新成立的郑州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准备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争取得到政策性贷款。
百亿巨资圆厦门"居者有其屋"之梦
厦门市借鉴香港、新加坡的经验,自2006年5月正式启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目前全市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的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有16个,可建住房约4.1万套,建设投资约96亿元(含基准地价的总投资约130亿元),这些项目将在2010年以前全部竣工。
2006年底,厦门全市城镇户籍人口109万人、约35万户家庭,已有19万多户次通过房改和购买渠道取得了政策性住房(包括侨房安置房、拆迁安置房、危改安置房、单位自管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集资房等),有2万多户次承租直管公有住房(政策福利房),加上2.68万套私房和20多万套商品房,大批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