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解读中国式财富地图 地产产业何以成为财富头牌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7.11.08 来源:红网

  中国地产用的是“香港模式”。这个模式大致上是,地产商从政府手头批发到70年使用权的地皮(1997年之前,香港是英国从中国手中“租赁”过去的,所以当时的香港政府并不具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所以从理论上讲,它只能卖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然后,开发成楼盘,再把地皮70年的使用权与地上建筑一并零售给购房人。

  一般说来,地上的建筑部分不会增值,相反,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耗损而减值。另外,由于建筑材料全国价格大同小异,设计师、建筑工人的人力成本相差也不是很大,如果我们在一个小县城拷贝一座一线城市的房子,地上成本应该差不太多。但是,房价的差别可能会超过10倍。房子不断涨价的原因不在地上的建筑部分,而在地皮。

  地皮为什么会升值?剔除需求因素增长等因素之后,我们会发现,市政建设会让地皮迅速地升值。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地铁沿线的房价明显地比其他地方房价高。

  而在一个经济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建设一般也会迅速发展,这就让不少地皮搭了市政建设的“顺风车”。由于具有信息优势以及强大的游说能力,地产商能比较充分地、集中地分享市政建设带来的收益。这样,公共的支出(市政建设)最后会表现在地产商的财务报表的收益中。这是地产商拿到的一笔钱。

  地产商并不需要特殊的牌照,既然有如此好事,大家当然都争做地产商,从理论上讲,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地皮的批发价格就会体现市政建设的未来收益,这样地产商也就无利可图。

   事实不是这样的,在“香港模式”下,由于土地是成片批发,这就等于设置了事实上的门槛,那些资金不够雄厚的个人或者开发商连进场参与竞价的机会都没有。于是,土地批发的市场其实是个非充分竞争的市场,大批无批发实力的机构和个人只能在“零售市潮上买到一小块地皮,而这个零售市场则是充分竞争的。庞大的批发零售差价,是地产商拿到的第二块奶酪。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