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三年来一直在喊“地荒”的广州大地产商们,对土地的渴求或许并非如他们所表现的那么迫切。
日前,广州最大中介代理商合富辉煌(0733.HK)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该市目前共有大约42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土地控制在各家地产商手中,足够当地市场今后10年的供应之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当在外界议论四起之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迅速出面澄清,称上述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官方公布的地产商手中未完成开发土地为11.8平方公里,其中涉嫌闲置的只有3.73平方公里。
近期,包括广州在内的部分中心城市均试图加大土地供应以抑制房价上涨,在此政策背景下,这次争议因为其有些不合时宜而尤为引人瞩目。
42平方公里的“地荒”
根据合富辉煌的统计,广州市中心六区共有820万平方米(均为占地面积,下同)用地被地产商控制,占区域内现时可开发用地总量的28%,而地产商在城市外围地区(番禺、花都)圈地更多达2084万平方米。加上隶属广州的增城市有1263万平方米,与南海市交界的金沙洲区域有30万平方米,共计4197万平方米,折合约42平方公里。
假如此数据可信,则面对政府以土地供应为杠杆调节市场的种种努力时,广州大地产商们的游刃有余、进退有据,就一点不难理解。
“政府希望增加土地供应以提高未来商品住宅供应量,借此平抑楼价的设想,被他们悄悄化解了。”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表示。由于不少地产商仍有可观土地储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拿地节奏,遇到优质地皮不惜高价大手笔吸纳,并以所谓“地王”效应作卖点炒高楼价,若发现成本太高或条件不合,又大可按兵不动。
黎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政府不可能自己盖房子卖,增加住房供应缓和供求矛盾的政策,必须通过地产商来落实,而后者从自身实际利益出发,当然要仔细计算,避重就轻。
但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明确否认上述数据的可信性,理由是有关研究中存在“将已开发项目及部分开发项目当做完全未开发项目,将未有偿出让用地甚至农村集体用地当做地产商已合法取得的存量用地”等技术错误。
广州市房协秘书长许国碧也批评合富发布的数据不妥,声称将会做出处罚。不过,当地业界还是认为上述数据有一定价值,起码反映出广州土地市场的局部现状。有资料显示,大盘云集的番禺区“华南板块”,原规划可开发用地达25平方公里,但各大开发商利用早年协议出让等方式控制住了将近20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在该区政府手里的土地储备,只剩下大约5平方公里了。
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担任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信息中心主任多年的黎文江也坚称,这项研究得出的数据“肯定没有问题,只是彼此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他强调,他们基于多年来对广州土地市场的动态追踪而得出此结论,而且42平方公里所指的是掌握在地产商手中的存量土地,而不是政府所定义的“闲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