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说话
“我看了5年的房子,越等越贵,怎么买得起啊?”年近60的张广泉老人对记者说,5年过去,房价已经翻了一番还多,就是二手房的价格也在3000元/平方米以上,让退休工资只有1000多元的老两口只能对房兴叹。他认为,住房是百姓的基本需求,政府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控,否则就是攒多少年钱也买不起,因为房价上涨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一边是买下没人住的好房子,一边是越等越遥远的房价。”张广泉实在想不通。
“房价的涨跌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切勿用计划导向、行政干预的做法来影响市场,事实证明,那样只会走向反面。”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所地说,只有运用经济杠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市场导向是成败的关键。
他认为,近几年就住房问题出台的政策不在少数,但收效甚微,市场并不“买账”。例如,我国有明文规定,夫妻双方只能有一方享受单位福利房,但在实际情况中,不同单位的两口子有很多都拥有两套福利房,还有不少人将名额转让给了亲友,在单位审查中也有产权过户他人等很多空子可钻。
去年至今,房地产调控政策频频出鞘:“国六条”的推出、央行提高房贷利率、国土资源部严查土地违法案件、土地增值税清算、二手房交易营业税的征收、90平方米户型必须占开发总量七成……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调控政策的矛头纷纷指向了房地产市场,但房价仍然呈加速上涨趋势,不少调控措施或是难于执行不了了之、或是被卖方轻易化解、或是到头来一切损失全转嫁给了买方。
张所地认为,除了增加供给外,政府还应当大力加强廉租房建设,并对中低收入家庭进行一定的货币补贴或是发放“住宅券”,加强弱势群体的购买力。同时,利用税收等手段,加大打击过度投机行为,保障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10月22日,统计部门发布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太原市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385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近7%,涨幅在全国40个城市中排名第28位,高价位段住房比例明显增长。
9月以来,上海、广州、北京等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降温迹象,广州、江苏等地单位自建房被有条件放开,个人集资建房在深圳、温州、杭州等地兴起,与高房价斗争的努力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