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住宅产业化尚需时日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7.09.1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住宅产业化要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确实,在日前召开的“2007世界城市建设案例交流大会”上,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金德均也曾提出过,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已经超过了每年1%。那么,要在中国实现住宅产业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聂梅生:必须要解决三大问题。首先是物美价廉的问题。由于产业化住宅的构件是由工厂生产出来,标准化生产的质量便于控制,所以物美不是问题,但是价格却不一定廉。在人力成本更低的前几年,很多中小城市住宅还在采用工人砌砖,随着建造技术的提高,住宅建筑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或预制构件。而在其他人力成本非常高的国家,则多采用工厂化预制,尽量减少使用建筑工人。在市场中,只有成本低才有竞争力。

  第二个问题是软支撑系统落后,不配套。要实现住宅产业化,首先必须建立标准化模数化系统之后才能够生产,那么建筑设计也就必须模块化。但是目前国内住宅设计的非标准的个性化还很强。同时,中国的建筑工人采用秦砖汉瓦盖房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家不需要太多知识基础,就知道该怎么弄。但生产产业化住宅,则需要建筑工人掌握较强的技术技能。

  第三个问题在于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不够。在住宅产业的产业链上,只有相当规模的市场愿意埋单,开发商才愿意盖这类房子,供应商才会建设住宅产业化的工厂。这种工厂的投资是巨大的,所以一定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比较其他产业,包括IT、汽车、家电等的起飞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但是资本都是逐利的,只有看到哪个行业有了赚钱的能力,才会加以投资。显然,今天资本还没有青睐住宅产业化市场,只能说明这个市场的成熟度还不够。只有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资本才会加入助其起飞。而一旦有了资本的助力,产业化的规模将迅速加大,产品成本则不断降低,市场则更加认可这类产品。最终,住宅产业化将被广泛接受。

  尝试住宅产业化的意义

  《第一财经日报》:在成本、软支撑系统、资金三大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今天,万科这样的企业尝试住宅产业化的意义是什么?

  聂梅生:我认为万科响应政策的号召,进行住宅产业化尝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首先,作为全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拥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这为其尝试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推进住宅产业化,也是万科这样的企业的内在需求。多年前,在讨论是否使用黏土实心砖时,王石曾经对我说过,“万科什么时候都要考虑成本”,正是对成本的严格要求促成了今天万科的尝试。

  万科在全国范围内开发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多为城郊地区的中高档楼盘。这便给万科的住宅产业化提供了发展前提。万科只要设计出一系列标准化的模块,通过增减和组合,便可以完成全国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而目前,万科每年的开发量约超过全国总开发量的1%,公司内部的产品需求量便已经十分庞大。市场越大,成本就越低。

  所以,万科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具备了住宅产业化的能力。这就类似于麦当劳,通过工业化的流程、庞大的市场需求量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第一财经日报》:如果说住宅产业化后的产品类似于麦当劳,那么这类产品是否失去了一些个性化的成分?而我们看到,建设部甄选出来的阿波罗城市建设桂冠案例,都是一些非常特色化的项目。

  聂梅生:确实如此。有个性的东西不可能通过大规模生产来实现,所以在国外,产业化程度高的住宅一般价位处于中低端,个性化程度高的高端产品只能采用产业化的部件而非产业化住宅。在中国,万科的产品策略也大致如此,主要面向中端市场,市场需求面广。一些个性化的豪宅当然不可能完全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实现,但其中构件也有一部分是可以实现工厂化的。

  近两年来,我认识到,中国的住宅产业化实际上是可以有两条道路的。一条,是万科正在尝试的,用标准化的工厂大批量生产。随着产品成本的降低,这类产品将不仅具有质量优势,还具有价格优势。

  另一条道路则是发展绿色生态住宅。无论是高中低价位的住宅,绿色是人们永远追求的主题,而绿色建筑中有关节能、节水等的技术含量很高,因此,与绿色生态住宅相关的技术、产品,其市场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前景非常好。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住宅是现阶段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切实之举。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