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两纵三横”T形轴向快速交通
《成果报告》提出,在福州主城向外拓展中,应发挥交通设施引导功能迁移的作用,突出以轨道交通和干道建设来引导城市开发。沿城区发展轴建设由轨道交通、快速道路或多条平行干道及相配套的快速公交系统构成复合型交通走廊,以加强东西轴向联系,减少中心城区与长乐新城区之间的空间时距。
目前,福州的快速交通主要以二环、三环为主,以支撑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以中心城区、长乐新城区为节点,构建“两纵三横”T形轴向的城市快速通道系统。
“两纵”指贯穿南北,由东环城快速路、沿海大通道组成,联系新城与南北两翼组团间的快速通道。“三横”连通东西,由长乐新城快速路(机场第二通道)、机场高速、新城区南侧快速路构成,使城区形成紧密的整体,营造“同城”效应。
福州轨道交通拟增加环城线
轨道交通选线主要考虑组团间联系与东向发展的引导,主城范围内规划5条轨道交通线,分别是:一号线(东西线),南通—南屿—大学城—金山新区—五一广场—远洋;二号线(城市中轴线),新店—福飞路—八一七北路—林浦新区—南江滨—铁路南站;三号线(城市发展延伸轴),新店—铁路北站—晋安河—福峡路—铁路南站—长乐市区
铁路东站—滨海新区—长乐国际机场;四号线(环线),铁路北站—体育中心—西二环—西湖—金山新区—仓山文教区—鼓山新区—铁路北站;五号线(沿海线),滨海新区—东湖—松下—福清。
据了解,之前的福州轨道交通以“十字”框架为主,尚无“环线”,而《成果报告》中在原有基础上,提出“环线”概念,可更方便老城区与新城区的交通。
长乐可设火车东站
在铁路交通方面,《成果报告》提出应建设铁路东线,为提升长乐新城区功能,改善新城通达性,结合城市铁路,由连江向南经琅岐、金峰,连接福厦高速铁路,形成预留铁路东线。
铁路客运枢纽,远期主城将形成“一主两副”三大客运枢纽。一主为火车南站,带动南台岛新区开发,适应福州城市向东紧凑发展的态势。两副为火车北站和位于长乐的火车东站。其中,火车北站主要为中心城区服务;结合未来长乐新城区开发建设,设立火车东站,服务新城,并考虑与轨道交通构成新城区交通枢纽站。
旧城区重点发展特色休闲文化产业
在城市特色塑造方面,今后应更注重对轴线控制。位于老福州中央的八一七路,不仅是城市地理空间的中轴线,也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轴线,在福州城市特色的塑造中,必须考虑到这条轴线的延展方向。该轴转折向东部延续,由西向东依次为闽江两岸商贸金融办公区、火车南站、闽江三江口景观区、长乐市区、滨海新区,代表福州未来城市向海发展的历史进程,重新梳理与整合规划轴线两侧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形成文化集中、特色各异的文化圈层。
在城市发展时序上,近期要中心外迁、框架拉开。
中远期要壮大中心、延伸外围,首先需要迅速提升南台岛的人气以推动城市新商务中心区建设,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将火车南站打造成为城市客运枢纽;在南台岛的中、东部地区,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形成新的房地产开发热点,打造成为中心区周边的“卧城”;通过新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使南台岛真正成为城市核心区;并持续疏解更新旧城,拓展外围,发展长乐新区。
远景方面,将在城市主要空间基本成型、城市综合实力大大提高的前提下,进行空间整合,逐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旧城区重点发展以创意产业、休闲产业、商贸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特色休闲文化产业;南台岛则通过不断完善,建设成集金融保险、信息咨询、行政以及区域与城市产业“孵化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区;城市处延拓展的重点主要在滨海新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