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房产网(微信公众号:fjhxfcw)消息:据“福建设计建筑五院”公众号5月28日报道,近日,该院凭借出色的技术方案、雄厚的综合实力,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水下考古基地项目(二期)。
平潭海坛海峡水下文化遗存丰富,早在2013年5月,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就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陆沿海首个国家级水下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平潭海域已确认的沉船遗址达11处,年代从五代延续至明清,是我国大陆沿海沉船遗址分布最密集、种类最多、年代序列最完整的海域,在中国水下考古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项目平面图
据介绍, 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平潭岛中部的原中国国字号标准砂厂区内。建筑以60年代办公建筑为主,承载着一代砂厂人的辉煌记忆,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但因地下水保护要求,砂厂迁移,原有建筑闲置。

项目鸟瞰图
由于随着附近海坛海峡内发现大量沉船遗址,并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水下考古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因此计划将该场所改造成为集考古、研学为一体的水下考古基地。计划打造文旅体验、研学教育、考古实践、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地标性水下考古遗址主题公园。



部分楼栋改造效果图
水下考古基地(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

2023年6月份,据“平潭融媒体”报道,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水下考古基地(一期)项目顺利通过完工验收,将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学术交流、教育研究等提供交流合作与发展空间。

水下考古基地位于平潭竹屿湾区域,依托海丝文化与海坛海峡水下遗址,对中国标准砂厂东侧区域原有房屋进行结构改造、立面改造以及装饰装修工程与室外景观提升等。一期工程涉及2号厂房、6号楼、9号楼三栋楼,面积约2327平方米,建筑总体保留原有风貌,希望在保留砂厂历史记忆的同时,满足水下考古基地基本使用需求。
水下考古基地主要功能包括文物收藏保护、整理研究、陈列展示、水下考古培训、管理办公和学术交流等,后期还将引入相关旅游业态,旨在充分利用平潭水下遗产资源优势,拓展水下遗产保护利用交流合作。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