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险资”股东加持的远洋集团,走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
近两周来,围绕远洋集团的声音不断,从债券价格频繁异动、董事局人员调整,到中国人寿和大家保险成立联合工作组,以全面掌握其经营情况,这家素来低调的企业正出现新风波。
风波背后是一连串不甚乐观的数据:2022年远洋净利润首亏156.5亿元、毛利率创新低至5.15%、年末现金短债比0.25、净负债率上升至183.0%,八月其一笔20亿元规模的债券也将到期。
作为一家经历过多轮改制的房企,远洋集团在企业性质上较为特殊。早在2009年,中国人寿便买入远洋9.34亿股,成为首个入股房地产的险资,并一路增持至大股东。此后数年,险资对房企频频“举牌”,但多数持股比例较低、侧重短期财务投资,远洋此类与险资股东深度绑定的并不多见。
这种特殊的发展历程,也决定了险资股东的态度对远洋至关重要。去年,中国人寿对远洋的投资计提减值26.45亿元,后续大股东如何支持远洋走出低谷,是否会继续“真金白银”加大投入?将成为远洋能否度过此轮行业危机的关键。
异动频频
在地产这轮违约潮中,远洋是为数不多还未“失守”的房企。2022年,该集团全额完成到期债务兑付,以及信用类融资净还款189亿元,包括120亿元供应链ABS的兑付。
去年,远洋资本未能如期支付一笔2000万美元的贷款。不过远洋集团表示,远洋资本系其持股49%的联营公司,经营独立、财务自主,其债务处置不会影响集团的经营基本面及偿债、融资能力。
但到了2023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因销售市场持续低迷,诸多房企都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远洋集团也不例外。今年1~6月,该集团累计协议销售额约356.6亿元,同比下降约17.1%。
让市场神经更紧绷的是,“18远洋01”将于8月2日到期,能否如期兑付引发投资者担忧。近一周来,远洋相关债券价格数次异动,如7月4日其多个债券大跌、盘中临停,近日则持续反弹。
与此同时,远洋董事局团队发生较大变动,两大股东也有引人联想的新动作。
6月25日,远洋集团公告董事局成员变更,两大股东中国人寿和大家人寿保险提名4位董事,中国人寿提名3位董事;大家人寿保险提名1位非执行董事。
其中,来自中国人寿的3位董事被赋予更多职责,柴娟出任远洋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张忠党、于志强任远洋集团非执行董事,并专职参与远洋有关工作,具体分工不详。
柴娟现任中国人寿保险深圳区域审计中心纪委书记,同时为远洋集团的董事局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委员。柴娟担任执行董事不领取报酬,但可就为高层管理人员(如委任),向远洋集团收取薪金或酬金。
大股东派驻执行董事,意味着中国人寿对远洋的管控正进入新局面。远洋方面表示,董事局人员调整有利于推进公司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一名业内知情者表示,此前远洋有明确的经营管理制度,各项决策都是层层讨论出来的,该董事局决议的事便由其决定。国寿之前给了远洋很多支持,董事会调整后,支持力度也有望加大。
不仅如此,为加强对远洋经营情况的掌握,近日两大股东还对其成立了联合工作组。
远洋集团表示,联合工作组聘请了财务顾问,为其在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包括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的工作开展提供服务,目前相关工作仍在进行中,远洋集团也在积极配合。
此前有市场消息称,工作组尽调是为了研究整体风险化解方案,系统性提升远洋的流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接近远洋人士则表示,目前还不知道大股东会以何种方式提供支持。
虽然远洋方面表示,目前集团生产经营正常,后续“18远洋01”偿付方案等以公告为准,但毫无疑问,这家公司的生存处境已发生实质性变化。
险资情缘
在房地产行业,民营房企出险后如何自救,大多取决人创始人的决策;一众央国企,也有其较为稳定的经营模式。而远洋此类经历过多轮改制、股东构成较为分散的房企,处境则有所不同。
远洋集团前身为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3年,为中远集团发起设立的国有企业。2001年,中远集团、中国中化集团战略重组,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二次改制,成为拥有七家股东的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重组为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形成面向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
转折点发生在2009年,中国人寿大举入股,改变了远洋的发展走向。当年12月24日,中国人寿认购远洋地产9.34亿股新股,成为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此后又从中国中化股份手中收购该公司股权,升为远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从16.57%一路增加到29.59%。
此后数年,远洋维持着“三足鼎立”态势,即南丰集团、中国人寿和董事局主席李明及其团队三方平衡。直到2015年安邦入股局面改变,安邦重组后,目前大家人寿保险持有远洋约29.58%的股份。
险资入股房地产,在业内并不少见,双方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克而瑞曾称,险资进入房地产行业,主要集中在股权、债权类投资,资金不会直接流向房市。一方面随着保费近几年爆发式增长,险资需要寻找稳定的投资渠道,同时青睐价值型上市公司以获取长期分红和股价成长。
除了通过财务投资获取收益,金融资本入局房地产,还可为自身地产相关业务(比如养老地产等)做铺垫。比如2009年中国人寿入股远洋之时,远洋就明确表示过是为了企业的养老产业发展,金茂和新华保险合作、保利地产和太平人寿合作养老、恒大与人保合作等都提到养老领域。
对房企而言,高度依赖金融机构的属性更是显而易见。“金融资本的入股,无疑为双方未来资金面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对房企融资有着相当有利的作用,还可以在集团层面上进行一些业务上的直接对接。”克而瑞称。
据克而瑞统计,截至2020年11月,港股及A股上市的417家房地产相关企业中,前十大股东中存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入股现象的有111家企业,占比达到27%。从TOP50强房企来看,占比数量更高,前十大股东中存在金融机构的占比达34%。
然而,随着房地产行业“今时不同往日”,险资对房企的态度也发生转变。过去两年,便出现了中国人寿减持万科A,大家人寿减持金地集团、金融街,“泰康系”清仓阳光城股份等案例。
中国人寿入股远洋这些年来,双方经历了较久的“蜜月期”。在公司经营层面,远洋一直较为独立,融资也受益于国资大股东。该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明曾说,远洋能够拥有保险背景的投资者是件好事,远洋的公司架构经过多年积累,股东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不大。
如今,房地产行业不再是高增长、高收益行业,两大险资股东也需重新检视手中投资。据中国人寿2022年年报披露,至2021年末,中国人寿已对远洋集团的投资计提减值准备32.17亿元。2022年末,远洋集团港股股价为每股1.09港元,中国人寿对该项投资计提减值26.45亿元。
如何脱困
从远洋的经营数据看,两大股东要面对的问题并不轻松。
五年前,远洋年度协议销售额突破千亿,此后公司扩张诉求明显,还于2021年涉入了红星地产收购案。2021年,远洋集团、远洋资本与红星控股签署协议,以40亿元获取红星地产70%股权,三方各持有重庆红星美凯龙企业发展有限公司35%、35%、30%股权。
随后一年,远洋的经营情况发生明显变化。2022年,在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远洋集团净利润亏损156.5亿元,上一年为盈利50.9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59.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为27.29亿元;公司毛利率创新低,2022年降至5.15%。
多方面原因造成了这次亏损。其一,土地成本攀升,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其二,2022年出售物业及附属公司等权益导致亏损11.38亿元。其三,对合联营企业的投资亏损18.29亿元。其四,对投资物业及金融资产的公允值、计提减值准备等合计亏损56.78亿元,汇兑损益亏损11.78亿元。
远洋的资产负债表也发生异动。截至2022年末,远洋持有现金93.86亿元,较2021年年末下降65.3%;现金短债比0.25,较上年末下降1.20,剔除受限制银行存款的现金短债比为0.12,长短债务比下降至1.55。整体来看,在手现金未能覆盖短期债务,且短债占比过高。
7月7日,中诚信国际发布评级报告,将远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告。该报告表示,两大股东对远洋集团的相关工作进展有待观察,远洋信用债较为集中到期,对公司资金筹措能力提出更大考验。
中诚信表示,远洋未来一年内面临较大的信用债到期压力,近期其存续债券二级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信用债融资渠道预计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受行业环境影响,近期远洋集团单月签约销售金额环比持续下滑,流动性来源承压;尽管公司存在资产处置计划,未来实施情况有待观察。
该机构此前报告还表示,远洋未来一年流动性来源对需求的覆盖,依赖于销售情况的改善、对合联营项目资金拆借的回收情况、资产的处置进度及公开市场融资渠道的恢复。此外,远洋可获得一定程度的股东支持,董事席位变动有助于中国人寿进一步加强对远洋集团的管控力度。
自去年以来,远洋集团一直在寻求资金回笼、出售各类资产,大股东中国人寿也在对远洋集团进行支持,比如金融产品认购、接手远洋相关项目股权、在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合作等。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目前远洋是经营层面出了问题,影响到股东权益,两大股东可能从资金、管理层面以注入资源和重组管理层、重组资产和业务的方式,对远洋进行“救助”式重整,还不能上升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收缩投资的层面,两大股东更多是为维护自身的股东权益。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今年二季度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非常不好,这是行业的问题,但对于具体的房企来说,销售数据下降容易引起大股东不满。此外房地产市场这几年债券价格大跌,进而引起投资者恐慌,房企需要积极稳定投资者情绪,在债券兑付等方面做好工作。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