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房产资讯 > 正文

楼市热度消退,四月百强房企销售环比转降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23.05.01来源:第一财经
扫描到手机
导语: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4月销售数据显示,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665.4亿元,单月业绩环比降低14.4%;同比保持增长,涨幅超30%,较上月进一步提升。累计业绩来看,1-4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增长9.7%。
标签:   房企  销售

  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后,楼市退潮,百强房企向上的销售势头有放缓的趋势。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4月销售数据显示,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665.4亿元,单月业绩环比降低14.4%;同比保持增长,涨幅超30%,较上月进一步提升。累计业绩来看,1-4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增长9.7%。

  具体到企业的表现来看,据亿翰智库提供的数据,百强房企中,约6成房企单月销售额环比呈下降的态势,TOP30中则仅有4家环比上涨。市场持续向上的动力仍显不足。

  不过,在去年低基数的影响下,有超6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增长,其中有超3成房企的同比涨幅在50%以上,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建发房产、保利置业、国贸地产等则同比上涨超100%。

  房企排名再发生微妙变化。以全口径销售额计,前4个月,保利发展、万科分别以1556亿元、1333.8亿元的销售表现居于行业前二位,二者销售规模相差已逾200亿元。

  中海地产则以1181亿元的销售规模冲进TOP3的行列,而“利润王”鲜少在销售规模指标上站到如此高位;碧桂园以1168亿元的销售额,向下滑落至第四位。不过,中海地产的领先幅度仅在10亿元左右,行业前三的位置尚不牢靠。

  TOP5-10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华发股份跌出前十,而滨江集团以607亿元的销售额再次回归TOP10的行列,排名提升4个身位,成为TOP10中唯二的民营开发商。同样地,TOP7-14各家房企之间的销售规模差距同样未明显拉开。

  尽管房企排名仍无定数,但行业的变动趋势已颇为明朗。TOP20中,前四个月中,累计销售额同比上涨的基本上都是国资背景,仅滨江集团、美的置业为民企,旭辉、新城同比降幅保持在25%左右;在债务重组方面有较大进展的融创,同比降幅仍超5成。

  亿翰智库分析称,央企国企数量占比虽然不及民营企业,但是所占市场份额已超半数,2023年“六四”格局或将形成。一些资金压力大、处于经营困境中的企业份额逐步收缩,或退出,少数民营企业仍将保持稳健步伐,并在行业内持续占据一席之地。

  从市场表现来看,4月以来,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规模在3月冲高后出现回落。据克而瑞,重点30城成交环比回落,绝对量与2月成交基本持平。

  某华南房企内部市场研究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星期的市场行情并不理想,除了一线和强二线的核心区仍有较好表现之外,三四线城市颇为惨淡。有在福州、温州、郑州等城市的房企人士也向记者反馈,即便有多重提振政策,但近期的销售表现依旧不佳。

  据克而瑞统计,一线成交韧性较强,自上月集中放量后,4月下降微跌11%,累计同比仍增21%;二三线城市则面临热度转降,整体成交环比降幅达30%,同时各城市环比跌多涨少,仅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行情独立,环比持增。

  业内认为,当前市场降温的原因在于购房者对于房地产的信心尚未完全修复,前期积累的刚需刚改需求阶段性疲软所致。克而瑞指出,刚需转弱、改善接棒是大概率事件,若房企能抓紧五一营销节点释放优惠,或是地方政府层面有一些利好性政策出台,整体成交还是可能稳中微增。

  据中指院统计,各地因城施策持续推进,近来多个热点城市仍在持续优化政策,如北京拟在房山区落地“一区一策”措施,杭州降低落户门槛、上调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放松钱塘区和临平区限购政策,合肥调整限购区域、降低首付比例等;另有部分二线城市鼓励房票安置。

  在西政资本看来,近段时间杭州、厦门、合肥、郑州、沈阳等中心城市仍在放松限购措施,这意味着当前楼市销售仍面临下行的压力,或许经济和楼市都需要再来一波超强的政策刺激才能真正起来。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后,楼市退潮,百强房企向上的销售势头有放缓的趋势。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4月销售数据显示,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665.4亿元,单月业绩环比降低14.4%;同比保持增长,涨幅超30%,较上月进一步提升。累计业绩来看,1-4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增长9.7%。

  具体到企业的表现来看,据亿翰智库提供的数据,百强房企中,约6成房企单月销售额环比呈下降的态势,TOP30中则仅有4家环比上涨。市场持续向上的动力仍显不足。

  不过,在去年低基数的影响下,有超6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增长,其中有超3成房企的同比涨幅在50%以上,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建发房产、保利置业、国贸地产等则同比上涨超100%。

  房企排名再发生微妙变化。以全口径销售额计,前4个月,保利发展、万科分别以1556亿元、1333.8亿元的销售表现居于行业前二位,二者销售规模相差已逾200亿元。

  中海地产则以1181亿元的销售规模冲进TOP3的行列,而“利润王”鲜少在销售规模指标上站到如此高位;碧桂园以1168亿元的销售额,向下滑落至第四位。不过,中海地产的领先幅度仅在10亿元左右,行业前三的位置尚不牢靠。

  TOP5-10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华发股份跌出前十,而滨江集团以607亿元的销售额再次回归TOP10的行列,排名提升4个身位,成为TOP10中唯二的民营开发商。同样地,TOP7-14各家房企之间的销售规模差距同样未明显拉开。

  尽管房企排名仍无定数,但行业的变动趋势已颇为明朗。TOP20中,前四个月中,累计销售额同比上涨的基本上都是国资背景,仅滨江集团、美的置业为民企,旭辉、新城同比降幅保持在25%左右;在债务重组方面有较大进展的融创,同比降幅仍超5成。

  亿翰智库分析称,央企国企数量占比虽然不及民营企业,但是所占市场份额已超半数,2023年“六四”格局或将形成。一些资金压力大、处于经营困境中的企业份额逐步收缩,或退出,少数民营企业仍将保持稳健步伐,并在行业内持续占据一席之地。

  从市场表现来看,4月以来,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规模在3月冲高后出现回落。据克而瑞,重点30城成交环比回落,绝对量与2月成交基本持平。

  某华南房企内部市场研究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星期的市场行情并不理想,除了一线和强二线的核心区仍有较好表现之外,三四线城市颇为惨淡。有在福州、温州、郑州等城市的房企人士也向记者反馈,即便有多重提振政策,但近期的销售表现依旧不佳。

  据克而瑞统计,一线成交韧性较强,自上月集中放量后,4月下降微跌11%,累计同比仍增21%;二三线城市则面临热度转降,整体成交环比降幅达30%,同时各城市环比跌多涨少,仅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行情独立,环比持增。

  业内认为,当前市场降温的原因在于购房者对于房地产的信心尚未完全修复,前期积累的刚需刚改需求阶段性疲软所致。克而瑞指出,刚需转弱、改善接棒是大概率事件,若房企能抓紧五一营销节点释放优惠,或是地方政府层面有一些利好性政策出台,整体成交还是可能稳中微增。

  据中指院统计,各地因城施策持续推进,近来多个热点城市仍在持续优化政策,如北京拟在房山区落地“一区一策”措施,杭州降低落户门槛、上调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放松钱塘区和临平区限购政策,合肥调整限购区域、降低首付比例等;另有部分二线城市鼓励房票安置。

  在西政资本看来,近段时间杭州、厦门、合肥、郑州、沈阳等中心城市仍在放松限购措施,这意味着当前楼市销售仍面临下行的压力,或许经济和楼市都需要再来一波超强的政策刺激才能真正起来。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阅读全文]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6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376587648